xxj@lsec.cc.ac.cn
- 摘要
多重网格法及其网站
www.mgnet.org
多重网格法已成为求解大规模科学工程计算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法是由前苏联计算数学家Fedorenko在1961年基于差分法提出的, 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 直到70年代中期, 多重网格法才受到普遍的重视, 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美计算数学家的努力, 他们在实际计算中首先发现了多重网格法完全优于其它的迭代法。八十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的计算数学家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使得这一方法在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并在实际应用中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两个重要国际会议:
1. Copper Mountain Conferences on Multigrid Methods, Copper Mountain, CO, USA
2. GAMM Workshops on (Parallel) Multilevel Methods.
网站:
www.mgnet.org
该网站有很多免费的软件, 书, 预印本。例如Randy Bank的软件PLTMG. 和Yousef Saad的书“Numerical Methods for Large Eigenvalue Problems”,“Iterative Methods for Sparse Linear Systems”以及Pieter Wesseling的书“An Introduction to Multigrid Methods”。同时, 一些多重网格法研究开展的好的国家和研究小组也有相应介绍。
- 摘要
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的一个网站: http://www.chinamath.cn/mathunit-c.htm包含了大多数的中国数学研究机构。从今期起, 我们将陆续简单介绍其中的院系。
安徽大学数学系
安徽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9年9月,是中国较早建立的大学数学系。当时,省立安徽大学设在安庆市。
1946年元月改为国立安徽大学。1952年9月,安徽大学进行院系调整,设师、农二院,数学系划归师范学院。1954年2月,遵照政务院决定,安徽大学师、农二院分别建院,安徽大学随之撤消。1958年,安徽省决定在省会合肥市重建安徽大学,毛泽东主席亲自为安徽大学提写校名。数学系是重建后的安徽大学首批设立的五个系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大学数学系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现设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基础数学专业为我国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设高等数学、应用数学、几何与代数、方程与函数、概率与统计、信息与计算6个教研室。安徽大学数学研究所设在数学系。现有在职教师60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
我系组建的安徽大学数学建模队,近几年在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国际一等奖1项,国际二等奖16项,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5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系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863”项目1项,教育部资助项目1项,以及多项省厅级项目。承担了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与概率统计”的建设任务,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促进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先后出版著作 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有50余篇被SCI与EI收录。教学改革成绩斐然,先后于1989年获安徽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4年获安徽省高校教学先进集体奖,2001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等奖。数学研究所于1996年获安徽省高校科研先进集体奖。
liliao@hkbu.edu.hk
- 摘要
http://www.sci.hkbu.edu.hk/hpccc/shortcourse2005/
The High Performance Cluster Computing Centre (HPCCC)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is proudly to announce the launch of Summer Short Course 2005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The short course will last for 3 days starting on July 20, 2005. The course is targeted for the researchers and graduate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There are only 48 seats available for the short course. For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www.sci.hkbu.edu.hk/hpccc/shortcourse2005/
or email to Dr. Liao Lizhi, Director of HPCCC, at liliao@hkbu.edu.hk
dengjs@ustc.edu.cn
- 摘要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CSIAM Geometric Design & Computing in 2005)于2005年4月16-2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和黄山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几何设计和计算理论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为主题,结合工业设计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新老学者共聚一堂,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反映了国内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促进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密切结合。
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几何设计与计算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做了专题讲演和报告,共举行大会报告12场。从全国各高校和研究团体收到投稿文章共132篇,内容主要涉及自由曲线和曲面、网格和点曲面、插值与逼近、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处理、图形学算法以及图形学的应用等方面。其中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应用技术研究,体现了我国在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最终有36篇文章被推荐到学术期刊,有43篇论文全文收到论文集。其中部分文章作者进行了分会报告。
共有130多名代表到会,他们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其中既有在几何设计与计算方向的老专家,也有风华正茂的中青年骨干,包括两位973首席科学家,两位长江学者,五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会议期间,召开了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专业委员会委员,本领域的老一辈专家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关单位的代表共26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委员会组成以及下一届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地点。
- 摘要
中国科学院响应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主题,确定北京京区共有31个科研院所参加“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活动,并将5月15日这一天确定为“公众开放日”。这天,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聚集了上百名高校大学生,他们怀着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参观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对此次科学公众开放日活动精心准备,通过科普知识展板、视频节目、资深教授解答数学问题、参观国家、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以及院士科普报告等多种形式,由浅入深、多层次、多角度的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数学科普知识。
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学生们了解了世界上三大数学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使学生们引以为豪的是,丘成桐和陈省身两位华人曾分别获得了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七个“千僖年数学难题”,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观看了王元院士、吴文俊院士的访谈和关于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的介绍后,感到生动有趣,更增加了对这些著名科学家的了解。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四个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在这一天均向公众开放,适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为2004年度优秀研究生颁奖,使参加此次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大学生深受鼓舞。此外,陈锡康研究员的粮食产量预测的报告、汪寿阳研究员对管理科学若干发展趋势的介绍,都引起了学生们的广泛兴趣。
学生们还聆听了崔俊芝院士有关科学计算的科普讲座,崔院士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学生们领略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它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应用。数学机械化重点实验室关于运用计算机进行几何作图的演示,和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的前沿学科报告,更使同学们领略到数学的奥妙。
ttang@math.hkbu.edu.hk
- 摘要
Website (English): http://www.math.psu.edu/qdu/Res/GL/indexe.htm
Website (Chinese): http://www.math.psu.edu/qdu/Res/GL/
会议主题: 著名的 Ginzburg-Landau (G-L)超导模型于2003年获 Nobel 物理奖。
本次研讨会将聚集部分国内外专家学者全面回顾近年来G-L模型及有关课题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在超导物理研究中的应用, 并探讨尚待解决的数学及物理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组织委员会:
Fanghua Lin (NYU), Qiang Du (Penn State), Zhiming Chen (CAS)
会议地点:
晨兴中心, 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
会期暂定为:2005年6月28日-6月30日
报道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会后将举办两天小型讨论活动(by invitation only)
邀请报告:(部分暂定) Chang-You Wang,
Chang-Feng Gui, Chun Liu,
Dingping Li, Fanghua Lin,
Jun-Cheng Wei, Qiang Du,
Qing Han,
Shijin Ding,
Tai-Chia Lin, Tie-Zheng Qian,
Weizhu Bao, Xiaobing Feng, Xingbin Pan Yisong Yang, Zhiming Chen,
Zhu-Han Liu.
赞助单位: Morningside mathematics center and the AMSS, CAS Beijing
会议资助: 欢迎青年学者, 研究生参加, 会议将提供交通与食宿资助, 名额有限, 请速申请。
联系人: 李小凝 xnli@math.ac.cn, (010)82611650, 82611660(fax)
地址: 北京中关村东路55号晨兴数学中心
yuxj@iapcm.ac.cn
- 摘要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年会
暨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计算爆炸力学专题研讨会
第二轮征文通知
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是在计算数学学会领导下,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LSEC)、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轮流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本次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举办的是其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议。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2005年将举行第四和第五届换届工作,同时适逢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每两年一次年会,即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在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领导下,每两、三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其间举行一次小型专题研讨会。本次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承办的会议为第三次专题研讨会。本次会议学术报告采用45分钟的大会邀请报告和25分钟的分组交流报告,会议热忱欢迎全国从事物理气体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科研、教学、
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报名参加。
会议时间:2005年8月15-19日
会议地点:内蒙呼伦贝尔蒙海拉尔市
主办单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协,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LSEC),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
内蒙呼伦贝尔学院。
会议组织委员会(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双虎、王 志(会议主席)、王 斌、江 松(会议主席)、朱玉东、李建平、何长江、汤华中、武作兵、陈绍英(副秘书长)、张平文、张林波、张维岩、袁 礼、蔚喜军(秘书长)、樊 菁。
大会邀请报告(按姓氏笔划为序):
王双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孙家昶(中国科学院软件所),
吴子牛(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汤华中(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张维岩(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袁 礼(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秦承森(计算爆炸力学专业组),
傅德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樊 菁(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穆 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征文范围:
1. 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2. 爆炸力学、爆轰物理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3. 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其数值解的方法和理论;
4. 非牛顿流、多相流、反应流、稀薄流等的数值方法;
5. 水动力学和渗流等问题的数值方法;
6. 大气、海洋中的数值方法和数值模拟、资料同化、遥感反演、资料分析、可预报性研究;
7. 流体力学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计算方法;
8. 流体力学计算中的自适应计算方法、并行算法和应用软件;
以及有关物理气体动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等内容。
征文要求:参加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论文摘要要求打印在A4纸上,版芯是14X21.5厘米。2005年6月30日前将论文摘要寄一份给会议筹备组,会议筹备组将于 2005 年7月中旬发出论文摘要审查意见和第三轮通知。没有论文的同志欲报名参加会议,请于 2005 年 6 月 30 日前报会议筹备组,经筹备组同意后,将发给参加会议的正式通知。会议上的优秀报告将推荐在《计算物理》杂志上(EI)发表。
重要日期:论文摘要投稿截止日期: 2005年6月30日
会议回执:2005年6月30日前
会议注册费:会议代表600+300~350元,学生400+300~350元(需带学生证),家属500+300~350元。
会议住宿:海拉尔宾馆:240元/天(标间),500元/天(套间),80元/天(三人间)。
交 通: 每天有从北京开往内蒙海拉尔市的火车、飞机。到达海拉尔市后,乘出租车10元即可到达宾馆。注意8月份是海拉尔市的旅游旺季,请会议代表尽量买好返程火车、飞机票,如需会务组预定火车、飞机票,请务必提前20天告知会务组,否则由会议代表自行解决。
会议秘书处地址: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物理实验室。如有建议及询问请与会议秘书处联系。
联 系 人:翁 静
通信地址:北京市 8009-26信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8 Email地址:lcp@mail.iapcm.ac.cn
电 话:010-62014411-2845 传 真:010-62057289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组委会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
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二零零五年四月十五日
ttang@hkbu.edu.hk
- 摘要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Mesoscopic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nference: July 26 - 29, 2005 - Courses: July 25, 2005
http://www.icmmes.org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soscopic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ICMMES) will take place in July 26-29, 2005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KPU), Hong Kong, China. The ICMMES-2005 will be preceded by a one-day short course given by several experts in the field on July 25, 2005.
The focus of the Conference series is mesoscopic / kinetic methods (e.g. LBE, DVM, GKS, and SPH) for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in its broadest sense.The conference will focus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challenging engineering problems based on mes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lattice Boltzmann equation (LBE), lattice-gas cellular automata (LGCA), discrete velocity models (DVM), gas-kinetic schemes (GKS), dissipative particle dynamics (DPD), and smooth-particle hydrodynamics (SPH).
The papers submitted to ICMMES-05 will be considered for publ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JCFD) an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IJMPC). All the papers will be subject to review processes set by these Journals.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ICMMES-05,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http://www.icmmes.org
qkfan@163.com
- 摘要
作者:黄席樾 等(重庆大学)
ISBN:7-03-015332-4
定价:49.00 RMB; 初版日期:2005.4
联系人:科学出版社 范庆奎 qkfan@163.com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智能算法中的免疫算法、分形编码算法、蚁群优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展开一系列研究。首先针对几类不同类型的一般性最优化问题,建立相应的免疫算法并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然后介绍分形编码算法的理论基础及实现,探讨该算法的改进和应用;其次介绍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并行实现,探讨其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最后介绍统计学习理论基础、支持向量机,研究其在数据分类、故障诊断及故障预测中的应用。本书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参考书籍,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籍。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