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法国科学院近日(6月21日)召开的院士大会上,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李大潜教授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属应用数学、力学及计算机科学学部。在法国科学院院长的最近来信中,已正式向李大潜教授通告了这一消息,并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信中说:“您的当选显示了我们科学院的全体成员对您的科学成就及为人的充分肯定。我们为能有您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而非常高兴。”这一选举结果已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正式签署,并将在法国科学院的穹顶大厅举行隆重的庆典。
已故美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曾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属纯粹数学学部。目前,李大潜是法国科学院在数学方面的外籍院士中仅有的一名中国数学家,也是法国科学院成立以来唯一的一名中国籍数学家。
我国科学家当选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迄今共四人,其余三位是汪猷(1984年当选,化学学部,1997年逝世),王振义(1992年当选,医学科学学部)以及这次与李大潜一起当选的陈竺(医学科学学部)。
李大潜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心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
李大潜曾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作访问学者。曾任法国综合理工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教育委员会委员。现任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中方所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
李大潜在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其中,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量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唯一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李大潜还坚持数学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电阻率测井的数学模型和方法”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此为依据而制作的测井仪器已成功地在大庆等十多个油田推广使用,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
李大潜在国内外重要数学杂志上已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多本专著及教材,其中4本英文专著分别在美国、英国及法国出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及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国家优秀奖,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应聘担任14种国际数学杂志编委。
- 摘要
近日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志明研究员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的邀请,将于2006年8月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
陈志明研究员现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重点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自适应方法和多孔介质中渗流问题的多尺度计算方法。近年来在椭圆变分不等式的后验误差分析、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波的散射问题的自适应PML技术和多孔介质中含机井奇性问题的多尺度计算等方面获得多项重要成果。他曾于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获冯康科学计算奖。
- 摘要
由中国数学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年会于7月25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外数学家和各方来宾欢聚一堂,迎来了中国数学界的盛大庆典。出席开幕式的政府官员有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威海市副市长马世和、中国科学院基础局副局长黄勇、科技部国家奖励办社会力量设立奖励办公室主任原京;出席会议的数学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伟岳、马志明、文兰、王梓坤、田刚、石钟慈、张恭庆、张景中、杨乐、陈木法、陈翰馥、姜伯驹、洪家兴、郭雷;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300多位著名学者。还有陈省身数学奖的赞助者香港亿利达集团总裁刘永龄先生、华罗庚数学奖的赞助者湖南教育出版社社长曾果伟先生。
参加会议的有40多位来自海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其中有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茨奖获得者S.T.Yau(丘成桐),国际数学家联盟(IMU)主席John Ball,美国科学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Efim Zelmanov,2006国际数学家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Noga Alon,德国研究基金会Matheon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Martin Groetschel,美国科学院院士Yum-Tong Siu(萧荫堂),美国科学院院士Nick Katz,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IHéS)主任Jean-Pierre,Bourguignon;还有国际数学家联盟选派的越南、老挝、柬埔寨、肯尼亚和南非数学会的代表。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展涛校长主持。中国数学会文兰理事长作了题为〈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的讲话。他首先对国内外所有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主办方山东大学为会议的成功召开投入的巨大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讲话回顾了中国数学会70年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歌颂了老一辈数学家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数学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是我国举办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巨大成功,并对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国际数学家联盟(IMU)主席John Ball教授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中国数学会三位前任理事长杨乐、张恭庆、马志明分别发表了精彩的讲话。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等有关方面领导和来宾也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第七届钟家庆数学奖。华罗庚数学奖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赞助,奖励我国有系统贡献和影响的资深数学家,每年一人。陈省身数学奖是由香港亿利达集团总裁刘永龄先生赞助,奖励我国有突出研究成果的中青年数学家,每年一人。钟家庆数学奖是奖励国内优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每届数人。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奖者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马志明和上海同济大学数学研究所姜礼尚;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获奖者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段海豹、席南华;8名博士生和两名硕士生获得了第七届钟家庆数学奖博士生奖。根据陈省身先生生前的提议,中国数学会为刘永龄先生赠送了题为“数学之友”的匾额。颁奖活动是在欢快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的。
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年会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它的主要内容是学术活动。在5天的时间里,将有100余场学术报告,其中包括9个1小时全场报告和近百场 45 分钟报告,内容涉及现代数学的各个领域。会议期间还有4场公众演讲。1小时全场报告人皆为当今世界上引领方向的重量级数学家,世界45分钟报告人为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这些报告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充分显示了我国数学发展的坚强实力。
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当前我国数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由中国数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和全国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威海市数学科学学会承办的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坛”与中国数学会70周年年会同步举行。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主持的中国数学院长论坛也将在会议期间举行。
会议期间还将召开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讨论通过有关中国数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提交的关于中国数学会组织机构改革的方案。
- 摘要
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在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颁发。
第七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奖者:
马志明
马志明在随机分析及相关领域有重要贡献。他研究狄氏型与马氏过程的对应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人合作建立了拟正则狄氏型与右连续马氏过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圆满地解决了该领域存在20年之久的难题。他与合作者证明了Wiener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是Malliavin算法的基础。他还在薛定谔方程的概率解、构形空间的随机分析、奇异位势理论、费曼半群、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Radon光滑测度、正则条件概率、随机整值测度等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马志明于2000年元月至2003年12月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其间担任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
姜礼尚
姜礼尚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他在自由边界问题的理论及其相关的控制问题以及偏微分方程在渗流、金融等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解决了二相Stefan问题古典解的存在性及其自由边界的正则性问题,并在不可逆相变问题,Musket问题,多重介质渗流以及重构风险资产波动率等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紧密结合实际的重要成果。他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享誉国内外数学界。
第七届(2004-2007)“华罗庚数学奖”评选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文兰
委员:王跃飞 龙以明 巩馥洲 李安民 吴宗敏 张继平 袁亚湘 郭雷
- 摘要
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在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颁发。
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获奖者:
段海豹
段海豹1987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导师姜伯驹。1987年到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先后在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爱丁堡大学任教及从事合作科研。1991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任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2001年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百人计划工作。
段海豹的研究领域是代数拓扑,微分拓扑与代数几何。主要贡献包括:推广了经典的Bosuk-Ulam定理;解决了双切球问题、拓扑群自映射的Brown猜想、关于Poincare流形的Kreck问题。解决了Schubert计数演算基础(即Hilbert第15问题)的核心课题:Schubert簇的乘法法则。
席南华
席南华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2001年在第二届世界华裔数学家大会上获晨兴数学奖(全球华人数学奖)银奖。
席南华从事代数群与量子群方面的研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结果。他对仿射A型Weyl群证明了Lusztig关于基环的猜想。此工作以专著形式发表于Memoirs of American Mathematical Scciety。对著名的Deligne-Langlands关于仿射Hecke代数的猜想,他证明了除个别例外,该猜想成立,并证明了对某些单位根该猜想需修改。该工作是他的专著Representations of Affine Hecke Algebras的主要内容。
第十届“陈省身数学奖”评选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文兰
委员:王跃飞 龙以明 巩馥洲 李安民 吴宗敏 张继平 袁亚湘 郭雷
- 摘要
第七届“钟家庆数学奖”在中国数学会七十周年学术年会开幕式上颁发。
第七届“钟家庆数学奖”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者:
范淑琴 清华大学数学系
关庆杨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梁 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
明平兵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张端智 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蒋达权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李 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周 勇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第七届“钟家庆数学奖”优秀硕士论文奖获奖者:
韩 飞 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
刘华宁 陕西西北大学数学系
第三届(2005-2007)“钟家庆数学奖”评选委员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任:王跃飞
委员:冯克勤 叶向东 巩馥洲 吴宗敏 吴美娟 张伟平 陈化 周向宇 郑忠国 冯联刚
- 摘要
贵州大学数学系成立于1942年,隶属于贵州大学理学院,位于贵州大学主校区,座落在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著名风景名胜区—花溪河畔。
我国著名数学家萧文灿先生、著名运筹学家越民义先生曾在此任教。在过去的60年中,贵州大学的数学学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向前迈进;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优秀人才,两千余名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各行各业,很多人都已成为业务骨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数学系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7名,有教授7人(包括省管专家2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名,其中有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10人。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线性分析与对策论、偏微分方程与最优控制、微分方程数值解、数理统计及应用、特殊矩阵及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等。
数学系现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拥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三个硕士点和计算数学、逻辑学两个硕士专业方向,并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应用数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建有应用数学与建筑力学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电子资料实验室和数学研究所、系统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系资料室藏书6万余册、国内外学术期刊120多种。为教学和科研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1998年,基础数学专业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目前,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8项、贵州省教育厅基金3项;近五年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共发表了学术论文150余篇,并有多项成果获奖,其中包括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贵州省教学研究成果奖3项。
贵州大学数学系走过风雨60年,60年铸就了不少辉煌和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将秉承数学系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学科建设,为兴黔富民、为西部大开发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址:http://www.gzu.edu.cn/otherdep/cse/math/index.htm
Email: xiaoxuan@mail.casipm.ac.cn
jcms@math.wisc.edu
- 摘要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CMS) Vol 3, No.3, 2005
to be published in September 2005
Abstract is available at www.math.wisc.edu/~jcms
full articles will be available at www.intlpress.com/CMS
Shi Jin and Xin Wen
Hamiltonian-Preserving Schemes for the Liouville Equation with Discontinuous Potentials
Mauro Garavello and Benedetto Piccoli
Source-Destination Flow on a Road Network
Patrik O. Kano, Moysey Brio and Jerome V. Moloney
Application of Weeks Method for the Numerical Inversion of the Laplace Transform to the Matrix Exponential
Alessandro Morando and Denis Serre
A Result of L^2-Well Posedness Concerning the System of Linear Elasticity in 2D
Laurent Gosse and Olof Runborg
Finite Moment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to Multiphase Computations in Geometrical Optics
Jishan Fan and Song Jiang
Well-Posedness of an Inverse Problem of a Time-Dependent Ginzburg-Landau Model for Superconductivity
Daniele Funaro and Giuseppe Pontrelli
A general class of finite-difference methods for the linear transport equation
Li-Tien Cheng and Yen-Hsi Tsai
Visibility Optimization Using Variational Approaches
Markos Katsoulakis, Andrew Majda and Alexandros Sopasakis
Multiscale Couplings in Prototype Hybrid Deterministic/Stochastic Systems: Part II, Stochastic Closures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