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的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第七届、第八届理事会暨计算科学前沿问题研讨会于2010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0余所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的89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
24日晚召开了第七届常务理事会议,通过热烈讨论,大家认为从计算数学学科的和谐发展角度出发,一致推举石钟慈院士为第八届理事长候选人,同时推举陈志明研究员、黄云清教授、羊丹平教授、袁光伟研究员、张平文教授为第八届副理事长候选人,许学军研究员为秘书长候选人,常务理事会还讨论了新一届常务理事的候选人名单。
25日上午举行了会议开幕式,华中科技大学杨勇副校长出席并发表了的讲话。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石钟慈院士致开幕辞,他阐述了计算科学对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计算数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核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开幕式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许学军研究员主持,他代表第七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介绍自2006年第七届理事会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学术活动及取得的成就。25日下午进行了第八届理事会选举,推选石钟慈院士为新一届理事长,推选陈志明研究员、黄云清教授、羊丹平教授、袁光伟研究员、张平文教授为新一届的副理事长,许学军研究员为秘书长,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常务理事会,并随即举行了第八届理事会的正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第一次会议, 确定第八届全国计算数学年会于2011年九月在郑州大学举行。
此次会议还邀请了许跃生、程晋、汤华中和杨志坚四位教授就计算科学前沿问题作了大会报告,会议报告分别由陈志明研究员和黄云清教授主持,报告内容涉及虚拟降噪逼近算法、应用数学中的反问题算法、高分辨自适应移动网格方法和脆性裂纹的多尺度模型仿真。研讨会学术气氛浓郁、讨论热烈、内容丰富且涉及了许多本领域的前沿问题。会议于12月26日闭幕。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对本次大会给予了资助,华中科大数学与统计学院承担了全部准备和组织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供稿人: 张诚坚、许学军)
- 摘要
2010年12月28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适应于千万亿次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启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由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志明研究员主持。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党委书记王跃飞研究员,中科院数学院石钟慈院士、林群院士和崔俊芝院士,科技部973项目信息领域咨询专家北京大学何新贵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科郭柏灵院士,中科院基础局王永祥处长等出席了启动大会。
王跃飞书记首先发表讲话。他指出,研究适应于千万亿次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将推进我国科学计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推动我院开展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他希望项目成员奋发进取,为预期目标的实现努力工作。
石钟慈院士回顾了申请并参加两期攀登计划以及上两期973计划“大规模科学计算研究”项目和“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的奋斗历程。他说,第三期项目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国际前沿,是基础研究、实际应用和支撑软件的有机结合,并且诸多国内外计算数学届同仁为项目发展献力献策,这些都是出成绩的保障。
首席科学家陈志明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情况。他强调,本项目将在上一期973 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关键的千万亿次科学计算共性基础算法问题,发展并行应用软件的高效能实现方法,建立能够高效使用数千至数万处理器核的高效能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在地球科学和国防建设领域开展千万亿次科学计算典型示范应用,突破科学计算应用软件“计算效率低”和“研制周期长”的瓶颈,促进高性能计算机和大规模科学计算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高性能科学计算的跨越式进步。
(计算所丁如娟 供稿)
- 摘要
《自然》杂志日前对2011年的科研热点进行了预测,涵盖生命科学、医学科学、地球科学、数理科学四大领域。
Eemian时期气候反演研究
格陵兰北部冰芯钻取(NEEM)项目目前已成功在2500多米深处达到基岩。科学家正在对冰芯中所含气体和各种粒子进行分析以获取Eemian间冰期(这一时期的全球平均温度比今天还要高5℃)气候的有关细节,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公布。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价值证明
GWAS已为我们揭示了各种疾病与基因特定区域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不过让人泄气的是,GWAS还未能显示出太多在这些关联背后的生物化学信息。在2011年,我们希望能真正了解到,基因及非编码区域对那些与代谢、肥胖和糖尿病相关的医学条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
干细胞研究:整装待发
科学家知道如何将人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cell),并将iPS细胞转化成为其他细胞类型。接下来,从病人体内获取的iPS细胞将更多地应用到医学研究模型、潜在药物的筛选以及为何现存药物只对部分病人有用的研究上。
基因组测序大爆发
在2011年里,人类基因组测序所需花费无疑将有所下降。下一代基因测序仪器已开始投放市场,这将使得进行全测序的人类基因组数量节节攀升。
捉摸不定的希格斯玻色子
尽管2011年,人们仍不大可能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观测到希格斯玻色子了,但LHC也许能帮我们找到其他发现,如超对称性的证据。同时,科学家仍寄希望于通过费米实验室里的那台垓电子伏加速器(Tevatron)抓住“上帝粒子”的尾巴。
暗物质的关键时刻
一系列的地下试验将继续找寻暗物质粒子——期待2011年能给我们个答案。
丙肝治疗
包括丙肝治疗药物Telaprevir在内的多种药物获批是人们在2011年的迫切愿望之一。全球有3%的人感染了丙肝病毒,Telaprevir或将为他们带来希望。
另一个地球
天文学家希望开普勒望远镜(Kepler telescope)能给他们带来这样的好消息:类日星附近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开普勒已找到太阳系外数以百计的行星了,尽管资料并未完全公开。
合成生物学:想想多细胞
科学家不用非得通过单个细胞弄清复杂的合成生物学了,我们可以期待有更多关于细胞群体行为的文章在今年发表。利用细菌来制药或许会成为现实。
航天飞机的最后时刻
4月,美国宇航局(NASA)的航天机群将运送阿尔法磁谱仪(AMS)到国际空间站,完成其最后的飞行。
太阳系探测器
3月,NASA的“信使”号将成为进入水星轨道的探测先锋,而“黎明”号也将于8月开始对Vesta行星进行探测。
超级激光与聚变的瓜葛
美国加州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将引发聚变燃烧,以期用氢同位素贡献出更多能量。
地球探测
欧空局(ESA)的“地球重力场和海洋环流探测卫星”(GOCE)的研究结果将于今年公布,海平面上升将得到更好的监控。此外,“水瓶座”卫星对海水盐度的测定以及“荣誉号”对太阳射线和反射、吸收太阳光的大气颗粒的观测也将于今年启动。(科学网 张笑/编译)
- 摘要
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中国工程院方面的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这是记者在上午举行的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上得到的消息。同时,对于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中国工程院在其最新修改完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实施办法》中也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除了增加候选人材料在“基层单位和内网公示”,也首次明确从以往的“倡议自律”变为直接处罚。
据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谢克昌强调,“严格”主要针对候选人的“材料”和“不正当活动”两方面,以向全社会坚定表明工程院维护院士队伍质量标准和院士科学道德水准的信心和决心。
《增选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提名人报送的材料“一旦发现材料不实、弄虚作假,经审核后以学风和道德问题作出处理,终止该被提名人的评审与选举”;第二十九条规定,提名单位报送的候选人材料“一旦发现材料有严重不实、弄虚作假等情况,经审查审核,将终止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取消下一次提名的资格”。
而第三十一条则主要针对增选过程中出现的拉关系等“不正当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不正当方式为被提名人当选院士进行活动,一旦发现此类问题,经查实后做出严肃处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与选举”。第三十二条则规定处理结果经该院常务会议审定后会被列入诚信记录。
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介绍,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自1月1日启动后,将于4月25日提名和遴选工作结束,5月份通过媒体公布有效候选人名单等相关信息,6月下旬进行第一轮会议评审,8月15日截止投诉受理,10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评审会议和选举,12月公布选举结果。院士增选名额。由主席团决定每次院士增选的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
中国工程院经过9次增选,共选举出831位院士,故去83位,现有院士748位,其中资深院士170位(截止2010年11月30日)。院士队伍呈现如下特点:
一、院士队伍整体学术水平高、贡献大、威望高。这支队伍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工程科技的最高水平,每位院士作为工程科技界的杰出代表,在各自领域享有崇高威望,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尊重。
二、新当选院士年龄逐步趋于合理。据1999年—2009年6次院士选举结果统计,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由63.5岁降至56.2岁。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展开,促进了工程科技人才的成长,其中杰出者陆续进入院士行列,年龄断层现象逐步消除。
三、院士学科覆盖率较高。工程院53个一级学科都有不同数量的院士,覆盖率为100%;289个二级学科中的222个学科有院士,覆盖率为76.8%;某些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也有了院士。
四、院士分布更加广泛。除海南、澳门没有院士外,其余32个省(含台湾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有院士。现748名院士按工作单位性质统计,企业和研究院所占55.4%,高校占37.3%,管理机关占7.3%。
科学时报
- 摘要
作者:王丹红 易蓉蓉
“2010年10月,29岁的哈佛大学讲师张伟获得SASTRA拉马努金奖。2008年7月,张伟在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26岁的袁新意在博士毕业时获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克莱研究奖。实际上,张伟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了一批人,他们这批人确实比我们这一代人做得好,我们这些改革开放后出国的人,没有哪一个人在这么年轻时就获得国际数学界这么高的承认。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
“在非常年轻的29岁,张伟博士已经在数学的广泛领域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今年10月,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宣布,将2010年度SASTRA拉马努金奖授予29岁的中国数学家、哈佛大学数学系讲师张伟。评奖委员会主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数学教授K·阿拉底(Krishnaswami Alladi)在颁奖词中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与他人的合作,张伟博士在数论、自守形式、L函数、迹公式、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数学的广泛领域,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因为他早期的奠基性工作和最近的两项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国际领袖。”
为纪念印度的天才数学家斯力瓦萨·拉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2005年,位于拉马努金故乡贡伯戈讷姆市的Shanmugha文理工研究院(SASTRA)创立了SASTRA拉马努金奖。该奖每年颁发一次,授予在拉马努金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的年龄限制在32岁以下,因为拉马努金是在他32岁的短暂生命中作出了辉煌的数学成就。颁奖礼将于12月22日——拉马努金的生日当天,在SASTRA大学举行的数论和自守形式国际会议上举行,张伟将获得1万美元的奖金。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是张伟的博士生导师,他说:“其实,张伟是目前在国际数学界非常有影响的一批年轻的中国数学家之一,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们非常聪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个是北京大学数学系2000届的学生,张伟的同班同学,包括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另外几位同一届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每个人的水平都与我们相差无几!他们是中国数学的未来,到他们的时代,应该是中国数学最辉煌的时候。”
通过多次电话采访和电子邮件采访,张寿武给《科学时报》记者讲述了张伟和袁新意等年轻数学家的故事,他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有这么好的年轻数学家,他们做出这么好的工作,他们是中国的希望。”
读博第二年完成博士论文
“我们重点介绍部分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2005年,在参加马里兰大学举办的一个美国国家基金会的研讨会上,张伟第一次听说库达拉猜想,他开始做这个问题的研究。在仅仅1年的时间里,他不仅明白了这个猜想的意义,而且还找到了独创性的证明方法。之后,他在这个领域迅速崭露头角。”——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K·阿拉底
张伟1981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在成都市第七中学毕业后,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这一届的同学群星灿烂:包括2000年度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冠军恽之玮、袁新意、吴忠涛和刘志鹏,以及2000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朱歆文等。
2004年,经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两位教授推荐,张寿武录取张伟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他的同班同学袁新意提前一年毕业,在2003年就来我这里了,袁新意做得很好,这也是我录取张伟的原因之一”。
张伟给张寿武的第一印象很有趣:“他和袁新意的性格正好相反。袁新意是一个很沉稳的人,一般说来不会轻易对新问题下结论,他要先找很多反例,当找不到反例时,他就把它做出来了;张伟的性格刚好相反,你跟他说什么他都很有兴趣,而且想法很多,给人天马行空的感觉,不仅对数学的想法多,而且对文学、历史、书法都很有见解。”
刚开始带张伟时,张寿武担心他思想太活跃、不能专心做学问,时常提醒他说:“不能到我办公室胡说八道,要好好做学问,这是第1年。”
到哥伦比亚大学几个月后,张伟顺利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他找张寿武要题目做。张寿武的观点是:最好的学生自己找题目自己做;一般的学生做老师给的题目;最差的学生可能都看不懂老师给的题目。于是,他对张伟说:“你自个儿先找题目,找不到题目我再给你。”
张伟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像样的题目。不久后,2005年秋天,张寿武开车带着袁新意和张伟从纽约到马里兰州,参加以马里兰大学举办的美国国家基金会一个研讨会。在这次会上,张寿武讲解了库达拉猜想(Kudla Conjecture),回到哥伦比亚之后,他突然想到,能不能尝试库达拉猜想中模性(Modularity)的问题,因此就对张伟说:“你就做做这个问题吧!”
“我也没指望他能将模性做出来,因为这个学生找你麻烦,你给个题目让他忙着,当时的想法就是让他忙着。所以,一开始,我就让他做最简单的例子,然后再往复杂去做。”
张伟忙了两三个月,大约在2005年底,已经回到中国的他突然给张寿武来信说:他知道怎么做这个东西了。张寿武说:“好,你赶快回来吧。然而,回来之后,我才发现他不是按我的思路去做的,也就是说不是先做简单的再做复杂的,他一下子就全部做了,这让我很惊讶!”÷
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张伟就库达拉猜想问题写出了论文。
K·阿拉底这样讲述张伟:“我们重点介绍一些他所做的开山辟路的工作……1997年,史蒂文·库达拉在志村簇(Shimura varieties)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系列的子簇,并推测它们的母函数是模性,博切尔兹(Richard Borcherds)获得(1998年)菲尔茨奖的一个重要工作是证明了余维数1情形下的库达拉猜想,在导师、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张寿武的指导下,张伟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有条件地推广了博切尔兹的结果,并因为这个过程,基本上证明了库达拉猜想。”
不仅如此,张伟博士论文也促成了他与袁新意、张寿武的一系列合作。
多人合作 非常愉快
“张伟在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论文中,他同时也推广了希策布鲁赫—乍基亚(Hirzebruch-Zagier)和格罗斯—科恩—乍基亚(Gross-Kohnen-Zagier)早期的主要工作。”——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张伟做完库达拉猜想的论文后,张寿武对他说:“这可以当你的博士论文了,如果你现在想毕业,现在就可以毕业;不想毕业嘛,咱们再在一起做东西。”张伟决定要跟张寿武在一起再做一段时间。
在张伟写这篇论文之前,正在博士三年级的袁新意已写好了他的博士论文,但他也不想走。张寿武就对两人说:“做完博士论文,我与你们的师生关系就结束了,你们不走,咱们就做个朋友,一起做做学问。”他将自己的两个题目,格罗斯—乍基亚公式(Gross- Zagier)和三乘法L—函数(Trip product L-function)公式拿出来。
张寿武从1997年开始做格罗斯-乍基亚公式,2001年,他完成了这个公式一个重要的工作,他一直在琢磨这个神秘的公式:“我能证明它是对的,但我并不明白在更深层次上,它为什么是对的。我一直在想,怎样把深藏在这个公式的背后的秘密挖出来。”2005年,他带着张伟和袁新意重新探索这个公式。
“正因为张伟的毕业论文对了,我们合作的这些工作才成为可能;假如他的东西不对,我们继续做下去是没有意思的。我从1997年开始做这个公式,但有些最关键的东西我没有做下来,所以,我为什么要重视模性,这也是我为什么让张伟来做这个东西的原因,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模性是数学上一个满足一些泛函方程与增长条件的解析函数。张寿武说:“模性非常重要。安德鲁·怀尔斯在证明费马大定理时,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模性,他证明了一个级数满足一系列对称性,这一对称性证完后,他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在我们的工作里,也是一个级数,如果这个级数对称了,就能做一般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我前面的一些工作都是假设了一些条件,我要是把这些条去掉,就必须要有新的办法,新办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母函数的模性。”
三人的合作的第一项,是将张伟在博士论文中的工作推广到全实域,张寿武说:“推广到全实域后,下面才能用,基本出发点是张伟的论文。”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9年出版的荷兰期刊《数学文献》(Compositio)上。
三人合作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志村簇上复乘点的高度。他们建立了瓦尔斯普尔热(Waldspurger)公式在算术代数几何下的一个模拟,瓦尔斯普尔热公式是给出积分周期和L函数特殊值之间的关系的一个重要公式。这篇论文远远走出了现有的格罗斯—乍基亚公式,论文太厚了,最后决定变成一本书,因此,这篇论文将以书的形式出版在《普林斯顿数学研究年刊》上。
他们的合作非常愉快。张寿武说:“袁新意与张伟各有长处,袁新意是奥数冠军队成员,他的基本功没人可比,如果他说一个结论是对的,就肯定是对的;张伟思想太活跃,有很多想法。有些是对的,有些不完全对,但很有发展的价值。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与他们在一起真是非常愉快。这对我来说恐怕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有这么好的年轻的学生做好论文后还不想走,在这里待下来?!”
师承相传 因缘际会
“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期的种子性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领袖。”——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委员会主席 K·阿拉底
如果说早期的几篇论文中都有张寿武的指导和合作,张伟在其中显示了极高超的技术能力的话,那么,他最近在算术相对迹公式方面的工作则证明他有独立处理重要大问题的能力。这些工作包含在他两篇尚未正式发表的预印本中,一个是相对迹公式和格罗斯—普拉萨德猜想(Gross Prasad conjecture),一个是算术基本引理。
谈到基本引理的重要性,张寿武解释说,因为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38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获得了2010年的菲尔茨奖。吴宝珠证明的是自守形式中的经典迹公式的基本引理;自守形式中的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则是由张伟在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恽之玮证明的。
经典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很多大数学家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到吴宝珠的时候,他集大成,把这些方法合在一起,第一个证明了基本引理。“张伟、袁新意和恽之玮是好朋友,他让恽之玮去证明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恽之玮是专门做基本引理的,他是用吴宝珠的方法来做的”。
张伟是怎么知道要做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呢?是张寿武建议的,因为自守形式中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贾戈尔(Jacquet)和俄亥俄大学的教授阮丽斯(Rallis)提出来的。
贾戈尔是现代自守形式专家。1986年,当张寿武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时,贾戈尔让他做一些相对迹公式,但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它关注的是自守形式,我对自守形式没有什么兴趣,当时我也不知道它可以用来推广格罗斯-乍基亚公式。我跟贾戈尔学了相当长的时间,对他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
因缘际会,20多年后,张寿武又让他的学生来做自守形式下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在2008年晨兴的一个暑期讨论班上,田野作了第一个关于相对迹公式的报告。“所以说,张伟的工作是继承和发扬了哥大在自守形式方面的一个传统。我的贡献是告诉他们往哪个地方走”。
张伟非常聪明,他以光一样的速度阅读了所有的相关论文,以光一样的速度将问题弄清楚了,并证明了其中两个基本引理。然而,与张寿武一样,他真正想做的也不是自守形式下的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他的兴趣在算术相对迹公式下的基本引理,他和袁新意将自守形式下相对迹公式的基本引理问题告诉了同学恽之玮。与此同时,他成功地将贾戈尔—阮丽斯的一些技术移植到算术相交理论中,并在志村簇上算术相交理论的知名猜想中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他的一篇预印本中,张伟成功地描述了算术基本引理。
张寿武说:“这个引理比吴宝珠和恽之玮的引理更难,在他之前,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算术基本引理。所以说,张伟的贡献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他在基本引理前加了‘算术’两个字,这就是他不一样的地方。换句话说,将来几十年大家都要做张伟的问题。提问题的人的水平比做问题的人更有远见。如果说以前是我提的问题,那么后面的问题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
K·阿拉底在2010年SASTRA拉马努金奖的文章中评价:“因为这两篇预印本论文和他早期的基础性工作,张伟博士已经成为他所在领域的世界领袖。”
张寿武认为,自守形式和算术相交理论,属于数学里的两个领域,一直到张伟把它做完,才将这两个领域联系在一起,其实,他没有做那么多东西,他只做好了一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处于所有这些领域的交叉中心,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贡献被认为不仅在于数论,而且在于代数几何和表示论等多个领域。
他们可以为中国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厉害就厉害在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他们有什么东西不懂,就马上打电话给同学,同学也是另一行的高手,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之间不是相互竞争者,而是合作者。”——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寿武
“袁新意毕业时也做得很出色,他在毕业那年就获得了克莱数学研究所的克莱研究奖,也就是说,克莱研究所为他提供博士后薪水和各种津贴,他自己找喜欢的地方去做数学。他第一年在哈佛大学,第二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现在在密歇根大学做,过几天就要回到哥伦比亚大学了。他是第一个获得克莱研究奖的中国人。张伟获拉马努金奖可能是因为他的领域与拉马努金的领域更接近一些,这也是拉马努金奖的要求。”
“但他们这一批人绝对不止他们两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的同班同学在数学上做得非常好的至少还有恽之玮和朱歆文,加上那一届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几个,我知道的这批人已有10个左右,他们都才二十八九岁,非常年轻,可是已经做出很了不起的工作。张伟和袁新意获奖,代表他们这一代人确实比我们做得好。”
面对这一批横空出世的数学新星,张寿武说,他们这批人的成功真是非常奇怪,一届里突然出现了这么多人,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现象,之后也没有出现过,“他们说,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杨磊和高峡两位教授,对他们这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的激情都是受他们的鼓动的,由此,这批学生才做得非常好。”
“他们还年轻,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到大数学家的份上,但他们有可能成为大数学家。”张寿武对这一批学生寄予厚望,“我想,他们的实力和潜力已经显示出来了,他们有资本在美国的长春藤大学获得教授职位,但拿菲尔茨奖就难说了。我对他们的期望超过了对陶哲轩的期望,陶哲轩拿了菲尔茨奖,现在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毫无疑问,陶哲轩非常聪明,他做了很多问题。我个人认为,张伟他们做的问题对未来的影响会更深刻一些。何况他们有一群人在共同努力。张伟、袁新意、恽之玮、朱歆文等,他们可能不像陶哲轩那么聪明,不是天才,但他们可以对数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合在一起,应该是中国数学的未来,他们肯定会做得很好。”
张寿武目前带有7个博士生,其中5位学生来自中国。
在哥伦比亚大学,张寿武每年给研究生们上同一门课——“算术代数几何”,讲一些他正在思考或他认为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在给研究生们开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张伟他们的工作”。
张寿武希望大家能保护这些学生:“他们这代人都很有希望,本来就绝顶聪明,如果他们到工业界、金融界,放到哪里都是闪光的金子,但他们都很安心地做。这批学生在在思想方面非常活跃、非常成熟,他们没有经过‘文革’,没有负担,政治上非常单纯,我觉得大家尽一切可能保护,帮助他们,不要干扰他们。”
附件1:张寿武简介
1983年毕业于中由大学数学系后,师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王元院士,1986年获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6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同年证明世界性难题波同年证明世界性难题波戈莫洛夫猜想;1997年在世界上率先于全实域上推广了格罗斯--乍基亚公式。1998年应邀在德国柏林举行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同年获旨在奖励全球杰出华人数学家的首届晨兴数学金奖。
附件2:拉马努金简介
斯力瓦萨*拉马努金(Srinivasa Aiyangar Ramanujan),印度天才数学家,1887年12月22日出生于印度南部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信奉婆罗门教,1920年4月26日因病在印度贡伯戈讷姆去世,终年32岁。
拉马努金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沉迷于数论,常以直觉(或跳步)导出公式,不喜欢作证明,但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1900年,13岁的他独立发现了三个函数可以表示成无穷级数,而这是大数学家欧拉在1750年左右发现的;他身后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后来引发了大量的研究,1997年,《拉马努金期刊》(Ramanujan Journal)创刊,用以发表有关'受到拉马努金影响的数学领域'的研究论文。
1913年,26岁的拉马努金致信三位给剑桥学术界人士:贝克(H. F. Baker)、霍布森(E. W. Hobson)、哈代(G. H. Hardy),信中包含一长串复杂的定理。只有三一学院院的哈代注意到他的天才。哈代说:'很多定理完全打败了我,我从没见过任何象这样的东西。'哈代和同事利特尔伍德评论道:'没有一个定理可以放到世界上最高等的数学测试中。'
在哈代的反复邀请下,1914年,27岁的拉马努金打破宗教束缚,去剑桥三一学院从事研究工作。这是富有成果的合作,哈代之将描述了为'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
哈代评论拉马努金的公式,有些他最初不能理解,他说'只要看它们一眼就知道只有第一流的数学家才能写下它们。它们肯定是真的,因为如果不是的话,没人能有足够的想象力来发明他们。'哈代在一次采访中说,他自己对数学最伟大的贡献是发现了拉马努金,并把拉马努金的天才比作至少和数学巨人欧拉和雅可比(Carl Jacobi)的相当。
在哈代的指导下,拉马努金先后发表了国际一流的论文19篇。1917年拉马努金与哈代合作开创'圆法'推进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同年被选入伦敦数学会,次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拉马努金后来患病,1919年返回印度,1920年4月26日在贡伯戈讷姆逝世,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礼物是拉马努金θ函数的发现。
在数学上,有洞察力和有一个证明是很不相同的。拉马努金的发现异常丰富,他天才地给出了大量的公式,可以再深入研究,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哈代这样评论拉马努金:'
他的知识的缺陷和它的深刻一样令人吃惊。这是一个能够发现模方程和定理的人......直到前所未闻的地步,他对连分数的掌握......超出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数学家,他自己发现了ζ函数的泛函方程和解析数论中的很多著名问题的主导项;但他却没有听说过双周期函数或者柯西定理,对复变函数只有最模糊的概念......
当他还在印度时,拉马努金在三本活页纸笔记上记录了很多结果。结果被写下来,但没有推导。第一本笔记有351页,大约16个有某种组织的章和一些无组织的材料。第二本笔记有256页,散布在21章和100个无组织页面中。第三本有33个未组织的页面。他笔记本中的结果激发了大量论文,由后世企图证明他的发现的数学家所写。哈代自己也写了挖掘拉马努金工作中的材料的论文,
美国作家罗伯特 卡尼盖尔所著传记《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中说:'拉马努金是个如此伟大的数学家以至于他的名字超越了嫉妒,他是印度在过去一千年中所出的超级伟大的数学家。他的直觉的跳跃甚至令今天的数学家感到迷惑,在他死后70多年。他的论文中埋藏的秘密依然在被挖掘出来。他的定理被应用到他活着的时候很难想象到的领域。'
中国数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齐民友先生等,已将《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翻译成中文。(本资料根据维基百科拉马努金介绍编写)
- 摘要
本报讯(记者姜靖)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的面向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并行自适应有限元软件平台”(PHG)日前获阶段性成果。
基于PHG完成的并行自适应有限元应用程序在国产高性能并行计算机上,最大并行规模达4096个进程,最大网格规模超过10亿个计算单元。PHG让科研人员可以在并行计算环境下方便地使用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在提升计算效率的同时,显著地缩短了科研人员设计算法的周期。
有限元方法是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最重要的计算方法之一,通过数值计算软件,科研人员利用该方法可以求解电磁场计算、天体物理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等一系列计算问题。然而随着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问世,现有的数值计算软件无法跟上硬件发展的速度,不能很好地利用并行计算资源来提升计算效率。PHG的目的就是封装、集成并行自适应有限元程序中网格管理与有限元计算的共性算法模块,为并行自适应的有限元计算软件开发提供一个方便、易用、高效的通用开发平台。
据负责此项目的张林波研究员介绍,目前,PHG的核心部分包含约10万行代码,主要模块及功能基本成熟,已实际应用于一系列科学问题的计算。PHG的应用可以把从事相关算法研究和软件开发的科研人员从繁琐的并行数值计算设计中解放出来,能够实现自适应有限元计算方法在并行计算机数千个处理器核上的高效运行,对用户是完全透明的,大大方便了并行自适应有限元程序的开发。PHG开源版本源码已通过互联网公开发布(http://lsec.cc.ac.cn /phg),可免费下载使用。
- 摘要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明浩)23日,中国首台云计算服务器在北京亦庄云基地正式下线。这意味着基于“云技术”以及“云理念”开发的云服务器正式将中国云计算推进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北京亦庄也由此率先完成云计算产业链的布局,将高端产业的发展链条延伸到了云端。
北京亦庄云基地是由北京市经信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宽带资本共同投资创建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地,目前已吸引涵盖云计算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天云科技、超云、云立方、中云等10家企业,未来将通过与国内外企业合作,逐步形成包括云操作系统、云端芯片以及云终端应用的较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国家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此次下线的超云SuperCloud系列绿色服务器,就是由云基地核心企业天云科技以构建绿色节能型解决方案和提供高品质服务为目标,为建设大规模、高速度、高性价比的“中国云”而设计的。与其他服务器相比,诞生于云基地的云计算服务器具备了“四高三低”的绿色特点:高性能、高密度、高可靠、高可定制化,三低是低碳、低成本、低耗能,比传统服务器使用成本降低40%,每亿的计算所产生的碳排放不高于0.2克,每亿次浮点运算所需要的能耗仅约0.2瓦,为云计算服务器创立了绿色服务器的标准。
一直以来,云计算被认为是技术概念,但云计算技术在不断向前迈进的步伐中已经不再满足于概念和技术形态的“空中阁楼”,超云服务器的正式下线,意味着北京亦庄云基地率先将云计算从技术转化成产品,实现了云计算从概念到实体的重大跨越,有望打破国外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垄断地位。随着年产能5万台的超云工厂的启动,北京亦庄云基地产业化迈开坚实步伐,同时标志着亦庄云产业链的布局初见成效。
作为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依托首都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一直坚持高端发展定位,目前已聚集了国内外 3700余家企业,累计吸引投资240多亿美元,创造了超过10000亿元的产值。今年以来,面对打造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使命,北京亦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云计算产业链就是亦庄正崛起的一个新兴产业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摘要
云计算(英文:Cloud computing,台湾译作云端运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整个运行方式很像电网。
云计算是继19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用户不再需要了解“云”中基础设施的细节,不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需直接进行控制。[1] 云计算描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而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2][3] 云其实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因为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
典型的云计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网络业务应用,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他Web服务来访问,而软件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云计算关键的要素,还包括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服务通常提供通用的通过浏览器访问的在线商业应用,软件和数据可存储在数据中心。
基本特征
互联网上的云计算服务特征和自然界的云、水循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云是一个相当贴切的比喻。通常云计算服务应该具备以下几条特征:
* 基于虚拟化技术快速部署资源或获得服务
* 实现动态的、可伸缩的扩展
* 按需求提供资源、按使用量付费
* 通过互联网提供、面向海量信息处理
* 用户可以方便地参与
* 形态灵活,聚散自如
* 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
* 降低了用户对于IT专业知识的依赖
对比
云计算常与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常用来执行大型任务)、效用计算(IT资源的一种打包和计费方式,比如按照计算、存储分别计量费用,像传统的电力等公共设施一样)、自主计算(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相混淆。
事实上,许多云计算部署依赖于计算机集群(但与网格的组成、体系机构、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径庭),也吸收了自主计算和效用计算的特点。它从硬件结构上是一种多对一的结构,从服务的角度或从功能的角度它是一对多的。 (1)例如,今天要设计一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先从市面上提供的免费云服务器主机,将Application放置主机上,使用MS所提供数据库,这样一来,硬件成本大幅降低,将Application放置云上,且随时随地于任何终端设备上连结互联网,就能访问数据(因为基于公开的标准协议).(2)云科技,在2009年开始至今,对于任何企业都吹起一股风潮,除了数据访问方便,营运成本大幅降低(例如,办公室软件,操作系统,硬件设备),都能通过云技术的提供,免费使用.现今很多企业在创业时,都采用云技术,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簇计算:比起云计算,簇计算着重在高效能,串连个别CPU的计算能力,而非着重在提供服务。虽然云计算的底层有部分是由簇计算所构成,像是负载平衡或备援技术。簇计算所提供的效能固然强劲,然而建置成本也相对昂贵,一般民众与研究单位大多无法负荷。因此利用商用硬件(Commodity Hardware)的组装电脑,渐渐成为另一新主流。 众多原本应用在簇电脑上的库或操作系统,也逐渐地移植在商用电脑上运行。其中Unix操作系统,就是从大型工作站,演进到现在一般用户皆可使用的最好示例。除了建置成本的问题外,另一个簇计算的缺点,在于需要完全同规格
的硬件。不同的硬件、环境上,簇计算很难组合运作,在软件上也有同样困扰,为了效能,可能针对操作系统的版本,使用的库去限制,让不同的站点(Site)间必须重新设计开发许多的转换程序才能集成。此外,跨网络区域的连接与使用皆会遇到网络安全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派生了另一技术,称做格网技术。
网格计算:格网这个名词,在英文中,较多用在电力格网(Power Grid)领域中,因此也有人称为网格。在格网计算的始祖Ian Foster的论文中,将格网计算发展的远景,类似电力或水力,在需要使用时便随手可得。然而格网计算,常会被拿来与簇计算比较。在讨论格网计算中常常会提到虚拟组织(VO, Virtual Organization),与W3C的技术规格。格网计算就是利用现有的簇计算以及Web观念作为底层,也有人认为格网技术是下一代的Web 3.0。但是格网技术是完全不同的目的,最主要还是增加资源的利用性,并非追求效能。资源的收集,控制,服务等议题便成为格网中间件(Middleware)的主要目标。我们可以试着以“漏斗”这样的观念去想像,漏斗的下方是资源,由中央的中间件进行收集,再由更上层的软件去应用。这样的观念也逐渐扩充到其他领域,包括数据格网(Data Grid)。中间所有的协议,都以W3C所制订的规格为主,如HTTP,XML等。因此按照网格概念所设计的中间件,可用来管理上万台甚至数十万台电脑,并且将其纳入计算或存储资源中。
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最大差异在于计算量,云计算大都以单一主机服务用户,使用客户端只要具备连接互联网的能力即可轻松获取主机服务,主要较偏向少量而多次的计算,少次而大量的计算易使资源用尽,致使其他服务停摆或拒绝服务;网格计算是以多主机来做计算支持,在少次而大量的计算时较为有效率,在此情况下,网格计算域内的电脑资源可互相支持,不会有资源用尽的疑虑,网格计算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充分调用网格内的计算资源以提供服务。
体系架构
截止到2009年,大部分的云计算基础构架是由通过数据中心传送的可信赖的服务和创建在服务器上的不同层次的虚拟化技术组成的。人们可以在任何有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地方使用这些服务。“云”通常表现为对所有用户的计算需求的单一访问点。人们通常希望商业化的产品能够满足服务质量(QoS)的要求,并且一般情况下要提供服务水平协议。[4] 开放标准对于云计算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开源软件已经为众多的云计算实例提供了基础。[5]
云的基本概念,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搜索、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这项技术,远程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电脑”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它可分析DNA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高级计算,例如Skype以点对点(P2P)方式来共同组成单一系统;又如Google通过MapReduce架构将数据拆成小块计算后再重组回来,而且Big Table技术完全跳脱一般数据库数据运作方式,以row设计存储又完全的配合Google自己的文件系统(Google文件系统),以帮助数据快速穿过“云”。
云计算的产业三级分层:云软件、云平台、云设备。
上层分级:云软件 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
打破以往大厂垄断的局面,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自由挥洒创意,提供各式各样的软件服务。 参与者: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者;
中层分级:云平台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打造程序开发平台与操作系统平台,让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撰写程序与服务,一般消费者也可以在上面运行程序。 参与者:Google、微软、苹果、Yahoo!;
下层分级:云设备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将基础设备(如IT系统、数据库等)集成起来,像旅馆一样,分隔成不同的房间供企业租用。 参与者:英业达, IBM、戴尔、升阳、惠普、亚马逊。
发展历史
1983年,太阳电脑(Sun Microsystems)提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
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推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服务。
2006年8月9日,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 San Jose 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Google “云端计算”源于Google 工程师克里斯托弗·比希利亚所做的“Google 101”项目。
2007年10月,Google与IBM开始在美国大学校园,包括卡内基美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及马里兰大学等,推广云计算的计划,这项计划希望能降低分布式计算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本,并为这些大学提供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及技术支持(包括数百台个人电脑及BladeCenter与System x服务器,这些计算平台将提供1600个处理器,支持包括Linux、Xen、Hadoop等开放源代码平台)。而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开发各项以大规模计算为基础的研究计划。
2008年1月30日,Google宣布在台湾启动“云计算学术计划”,将与台湾台大、交大等学校合作,将这种先进的大规模、快速计算技术推广到校园[6]。
2008年7月29日,雅虎、惠普和英特尔宣布一项涵盖美国、德国和新加坡的联合研究计划,推出云计算研究测试床,推进云计算。
该计划要与合作伙伴创建6个数据中心作为研究试验平台,每个数据中心配置1400个至4000个处理器。这些合作伙伴包括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Steinbuch计算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宾分校、英特尔研究院、惠普实验室和雅虎。[7]
2008年8月3日,美国专利商标局网站信息显示,戴尔正在申请“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商标,此举旨在加强对这一未来可能重塑技术架构的术语的控制权。戴尔在申请文件中称,云计算是“在数据中心和巨型规模的计算环境中,为他人提供计算机硬件定制制造”。[8]
2010年3月5日,Novell与云安全联盟(CSA)共同宣布一项供应商中立计划,名为“可信任云计算计划(Trusted Cloud Initiative)”。
2010年7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包括Rackspace、AMD、Intel、戴尔等支持厂商共同宣布OpenStack计划,[9]而微软在2010年10月表示支持OpenStack与Windows Server 2008 R2的集成。[10]
参考文献
1. Danielson, Krissi. Distinguishing Cloud Computing from Utility Computing. Ebizq.net. 2008-03-26 [2010-08-22].
2. Gartner Say's Cloud Computing Will Be As Influential As E-business. Gartner.com [2010-08-22].
3. Gruman, Galen. What cloud computing really means. InfoWorld. 2008-04-07 [2009-06-02].
4. Buyya, Rajkumar; Chee Shin Yeo, Srikumar Venugopal. Market-Oriented Cloud Computing: Vision, Hype, and Reality for Delivering IT Services as Computing Utilities (PDF).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9 [2008-07-31].
5. Open source fuels growth of cloud computing, software-as-a-service.
6. 张德厚. 与学界合作 Google推广“云端运算技术”. 中广新闻网. 2008年1月30日 [2008-2-1].
7. 服务器新闻. 雅虎惠普英特尔云计算挑战谷歌IBM. IT专家网. 2008年7月29日.
8. 新浪科技. 戴尔在美申请“云计算”商标. 新浪科技. 2008年8月3日.
9. Rackspace Open Sources Cloud Platform; Announces Plans to Collaborate with NASA and Other Industry Leaders on OpenStack Project.
10. OpenStack Is Now Open for Windows Server.
Communications in Math Sciences
- 摘要
主 题: Table of Contents,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
Regular Articles:
*Unique minimizer for a random functional with double-well potential in dimension 1 and 2
Nicolas Dirr and Enza Orlandi
*Entropies for radially symmetric higher-order nonlinear diffusion equations
Mario Bukal, Ansgar Juegel, and Daniel Matthes
*Corrector theory for elliptic equations in random media with singular Green's function. Application to random boundaries
Guillaume Bal and Wenjia Jing
*Unconditionally stable schemes for higher order inpainting
Carola-Bibiane Schonlieb and Andrea Bertozzi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hard sphere repulsion in ionic solutions
YunKyong Hyon, Bob Eisenberg, and Chun Liu
*Pricing and hedging contingent claims with regime switching risk
Robert J. Elliott and Tak Kuen Siu
*Exponentially-stable steady flow and asymptotic behavior for the magnetohydrodynamic equations
Lucas C.F. Ferreira and Elder J. Villamizar-Roa
*Gaussian processes associated to infinite bead-spring networks
Michael Taylor
*Approximate solutions to several visibility optimization problems
Rostislav Goroshin, Quyen Huynh, and Hao-Min Zhou
*Frame based segmentation for medical images
Bin Dong, Aichi Chien, and Zuowei Shen
*Homogenization of the G-equation with incompressible random drift in two dimensions
James Nolen and Alexei Novikov
*Critical thresholds in multi-dimensional Restricted Euler equations
Dongming Wei
Fast Communications
*Derivation of continuum models for the moving contact line problem based on thermodynamic principles
Weiqing Ren and Weinan E
*A sharp bound on the L2 norm of the solution of a random elliptic difference equation
Tomasz Komorowski and Lenya Ryzhik
*Kramers' formula for chemical re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Wasserstein gradient flows
Michael Herrmann and Barbara Niethammer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