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揭晓
作者:刘英楠 发表时间:2006-10-30 摘自:科学时报
批准资助“杰青”158人、外籍“杰青”12人、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80人
经过同行评议、专业评审组评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定,又有
25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在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申报中“闯关”成功。
10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会议,评定了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的资助人选。
据了解,这是第五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组成后的第一次会议。第五届评审委员会共有53位委员,平均年龄59.6岁,涉及8个部委、46个学科领域。第五届评审委员会主任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担任,副主任为程津培院士、杜祥琬院士、李家洋院士、汪品先院士和陈俊亮院士。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共受理申请1588人,比2005年增加了280人,增长率为21.4%;海外和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受理申请452人,比2005年增加了26人,增长率为6.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受理申请77人,比2005年增加了17人,增长率为28.33%。
经过同行评议、专业评审组评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定三重严格
的考察,2006年度共有15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80人获得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
基金委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度15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的单位分布情况是:教育部所属高校82人,占总数的51.9%;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49人,占31.01%;其他部委及地方所属单位27人,占17.09%。最新一批“杰青”平均年龄41.35岁,最小的仅33岁;有80人处于42~44岁之间,占总数的50.63%。从学历情况看,158人中有157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135人在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占总数的85.44%。
此次获得海外及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资助的80位科学家,有70人来自海外,其中美国54人,加拿大6人,英国3人,澳大利亚2人,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和新加坡各1人,另外10人分别来自我国港澳地区。
基金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尚在试行阶段,为保证资助质量,各专业评审组推荐的12位候选人全部到本次会议上答辩,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的学术水平、把握学术方向的能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审,经投票全部获得资助。12位获资助者中,美国国籍8人,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国籍各1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形成和发展了“项目”与“人才”两大资助板块。其中,通过实施吸引与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战略,架构了以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
据了解,今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经费翻番。从今年开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经费资助强度将由原来的4年100万元提高到4年200万元,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的资助强度,将由原来的4年70万元提高到4年140万元——这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1994年设立以来,第4次增加资助经费。
- 摘要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公示发表时间:2006-8-15 摘自:计划局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实施管理办法》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科学部专业评审组确定的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8月14日--9月14日)为异议期。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布的候选人持有异议,可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异议期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提出。
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候选人名单(数学及相关专业)
1 陈大岳 男 博士 教授 马氏过程 北京大学
2 邱瑞锋 男 博士 教授 低维流形 大连理工大学
3 陈猛 男 博士 教授 代数几何 复旦大学
4 庾建设 男 博士 教授 泛函微分方程 广州大学
5 朱长江 男 博士 教授 偏微分方程 华中师范大学
6 黄云清 男 博士 教授 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 湘潭大学
7 乔建永 男 博士 教授 复动力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 钱跃竑 男 博士 教授 计算流体力学 上海大学
11 徐鉴 男 博士 教授 动力系统的分岔、混沌 同济大学
142 刘斌 男 博士 教授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系统 清华大学
143 雍俊海 男 博士 副教授 计算机辅助技术(包括CAD,CAM,CAN,CAT和CIM等) 清华大学
144 王怀民 男 博士 教授 计算机软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5 金芝 女 博士 研究员 软件方法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48 徐胜元 男 博士 教授 控制理论 南京理工大学
149 孙富春 男 博士 教授 智能控制理论 清华大学
150 周彤 男 博士 教授 最优控制 清华大学
156 唐加福 男 博士 教授 优化理论与技术 东北大学
159 邹国华 男 博士 副研究员 预测理论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60 徐泽水 男 博士 教授 决策理论与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摘要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张国 摄影田义梅)
2006年“非线性与调和分析国际会议”日前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行。
这是南开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第二次联手举办国际数学会议。
为加强国际知名学府间的学术联系,在两位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和阿迪雅的倡议下,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与爱丁堡大学数学系自2004年起定期举办针对某个数学领域的合作国际会议。首场会议主题为“复几何与物理”,于2004年9月在爱丁堡大学举行。
时隔两年之后,“非线性与调和分析国际会议”按双方预定计划于9月11-15日在南开大学举办。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育部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重点实验室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大力资助和支持。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副校长关乃佳分别出席了开幕式、拜访了与会代表,进一步明确了加强两校数学学科合作的意向。
会议期间,中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非线性分析与调和分析两大数学领域十分活跃的25位国内外学者应邀与会做了学术报告。国内代表包括著名数学家丁伟岳院士、陆善镇、彭立中教授和分别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活跃在科研前沿的青年数学家。国外代表包括著名调和分析学家、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卡波芮、赖特等6人,以及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7位学者。
大会组委会主席、南开大学教授龙以明和周性伟说,非线性分析与调和分析是两个不同但又紧密相关的数学领域。近年来这两个领域研究工作的相互交融渗透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这次会议提供了两个领域的数学家交流的机会,对非线性分析与调和分析及相关领域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国内外学界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
- 摘要
张国
2006年10月28日是已故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95岁诞辰纪念日。在辽阔的太平洋两岸,两所著名数学机构的主楼均以陈省身为名,寄托着人们对这个代表智慧与谦和的名字的永久纪念。
太平洋岸的美国伯克利,风景如画。矗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省身楼(Chern Hall),则是风景中的风景。它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简称MSRI)扩建的主楼。陈省身先生1960年执教于加州伯克利数学系,直至1979年退休,随之在此地创办MSRI,1981年至1984年间担任所长。为纪念这位创始所长, MSRI将扩建后的主楼以他的名字命名。
而在中国,陈省身的母校南开大学,2005年将他所创立的南开数学研究所更名为“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以此命名的还有数学所新大楼,由陈先生生前亲笔题写“省身楼”。这座规模宏大的数学建筑,是陈省身亲自向国家提议兴建的。该工程是中国高校中惟一由原国家计委直接拨款立项的项目,获投资1.292亿元,总建筑面积达两万余平米。它的主要功能,是接待世界各地的数学家来访问交流。
陈省身十分关心两座数学建筑的情况。他曾带头捐赠50万美元,用于MSRI主楼扩建工程;也曾就南开省身楼指出,数学大楼最重要的是建筑结实,要有百年以上的寿命,其内部要实实在在,不能摆阔气,不要一进去就像进了五星级宾馆。大楼内外无须过多装饰,因为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不是装饰出来的,朴实才是科学家的本色。每层楼道内都有一面黑板,便于师生随时演算数学——这一带有陈式风格的精心设计,凝聚着大师最后的心血。
在南开大学兴建省身楼时,陈先生常常坐着轮椅去察看,注视着它的成长。艾森巴德也曾表示希望陈先生亲自为伯克利的省身楼揭幕。然而,93岁的大数学家没能等到这天。
2004年12月3日晚,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3个月前,他刚把首届邵逸夫数学科学奖百万美元奖金全部捐出。受赠方是与他的几何人生密切相关的几所著名学府,南开与加州伯克利均在其列。
在这位数学巨子逝世前,加州伯克利数学系便启动了“陈省身访问教授”基金,并自2004年起设立“陈省身数学讲席教授”之位。南开大学的“陈省身讲席教授计划”,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者。
2005年8月,参加“理论物理中的微分几何方法”国际会议的百余名中外顶尖数学和物理学家在南开大学集体见证了一座省身楼的命名。次年3月,200位贵宾奔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参加另一座省身楼的庆祝典礼。
正如现任MSRI所长的美国数学会主席、加州伯克利数学系教授大卫?艾森巴德说:“陈省身先生是20世纪数学界的顶尖人物。除了他对几何学具有重大和根本意义的贡献之外,他还是世界与中国无数数学家的领袖与导师。”
从南开到伯克利,两座省身大楼虽远隔大洋却遥相呼应,铭刻、守望并推动着这位科学泰斗奋斗终生、流芳中外的数学伟业。
- 摘要
国际代数会议
庆祝万哲先教授80岁生日
2007年8月18日20日 北京清华大学
http://events.math.tsinghua.edu.cn/events/icara/main1_chs.htm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组织委员会
冯克勤(主席)、高小山(主席)、肖 杰、张贺春、朱 彬、王建磐、刘木兰、
李福安、唐忠明、苏育才、谭绍滨、雷天刚、杨劲根、张英伯
程序委员会
董崇英(主席)、林宗柱、张继平、时俭益、赵开明、孙笑涛、彭联刚
联系组织者
肖杰、张贺春、朱彬
登记与住宿请发邮件至 algebra@math.tsinghua.edu.cn
详见:
http://events.math.tsinghua.edu.cn/events/icara/main1_chs.htm
- 摘要
Date: Mon, 23 Oct 2006 11:09:39 +0800
From: lushn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全球发行的英文系列学术刊物Frontiers in China之一,于2006年1月创刊,季刊,32开本,并通过SpringerLink平台在线出版。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主编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张恭庆院士,文章类型包括数学领域的综述、研究论文、简报等,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统计学等各学科分支。读者对象为从事数学研究与教学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教师以及在读研究生等。
Frontiers of Mathematics in China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刊不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稿件一经录用,酌致稿酬。关于刊物详情,请您浏览:
http://academicjournal.hep.com.cn/chanpinjieshao.htm或http://www.springerlink.com/
主编:
张恭庆 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副主编:
陈木法 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汤涛 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
J. L. Bona 教授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eo, USA)
编辑:
陆珊年 010-58556408 13501073263
lushn@hep.com.cn,journalsubmission@hep.com.cn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5层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期刊分社(100029)
- 摘要
杭州师院数学系创建于1978年,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硕士点,有数论及其应用(密码学)、代数及其应用、微分几何及其应用、函数论及其应用、概率统计、小波分析、计算几何和计算数学等研究方向。
建系以来,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制订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研究生和做高访学者;积极引进高水平的教师;组织以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为主的长期讨论班;派出人员出国进修;等等。本专业还聘请了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何崇武教授、国家信息安全实验室裴定一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程学院周颂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李方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电子工业学裘松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江金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为本专业学生上课或不定期来本校讲学,并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此外,我系还广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促进我系教师与外界的学术交流。经过20余年的建设,数学系已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硕士点负责人于秀源教授,是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数学系现有教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8人,副教授19人,有博士学位者6人,在站博士后3人,有硕士学位者15人。有四位教师分别获得高等学校优秀教师曾宪梓奖二等和三等奖,一位教师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一位教师1993年获《浙江省优秀教师》称号。
1996年,基础数学被列为本校首批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有数论及其应用(密码学)、代数及其应用、微分几何及其应用、函数论及其应用、概率统计、计算几何和计算数学等研究方向。在这些方向的科研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除专业负责人外,本专业其他成员也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科研计划课题的研究工作。初步统计,仅近五年里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近20篇论文被SCI、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包括编著)9本。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一次,获贵州省青年科技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各一次,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三等奖达90余次。
由杨秀良教授主持的《变换半群主因子的幂零秩》项目,在贵州省科委、教委组织的鉴定中,认为其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本系在课程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空间解析几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算法语言等6门建设课程通过本校验收,且均被评为优秀,其中,两门课程在校复评中被评为优秀(全校共有10门优秀课程),另有数学分析和初等数论两门课程获校级优秀教改立项,其中数学分析同时获省教委优秀教改立项。获两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有一项浙江省教育厅重点建设教材项目。《数学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等教改项目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按照“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我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指导。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信息安全》、《数学分析补充》、《代数补充》、《复变函数论补充》等讲义,制作了《初等数论》等4种多媒体课程。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数学教育科学研究,就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的课题展开研究,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1997年与2000年,与美国California 大学 (San Marcos)两次联合举办国际数学教育研讨会,9个国家、地区的150余人次参加了会议,并在美国出版了论文集。目前,正与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进行一项教育部的教改课题。1998年以来,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本专科毕业生21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已毕业的学生中,考取国内研究生近百人,其中博士20余人,博士后6人,出国深造30余人,担任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职务40余人。现有在校硕士研究生21人,在校本科生800余人;与浙大、山大联合培养博士生3人。目前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深受广大中学的欢迎,为满足中学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2002年招生规模从原来的2个班扩大为4个班,生源充足,录取分数线仍然高出一般专业分数线30多分;2003年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一批招生。
网址: http://www.hztc.edu.cn/lxy/index.asp
- 摘要
Numerical Mathematics: A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3(2006)
http://www.global-sci.org/nm/volumes/AllVolumes.html
Editor-in-Chief: Zhiming Ch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qu Zhuang and Chuanju Xu
A Spectral Element/Laguerre Coupled Method to the Elliptic Helmholtz Problem
on the Half Line.
pp. 193-208.
Ting Wu and Linping Sun
A Filter-Based Pattern Search Method for Un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p. 209-216.
Fanliang Li, Xiyan Hu and Lei Zhang
Least-Squares Mirrorsymmetric Solution for Matrix Equations (AX=B,XC=D).
pp. 217-226.
Xiaoping Pan, Xiyan Hu and Lei Zhang
A Class of Constrained Inverse Eigenproblem and Associated Approximation Problem for Symmetric Reflexive Matrices.
pp. 227-236.
Qinghong Li and Yongzhong Song
Explicit One-Step P-Stable Methods for Second Order Periodic Initial Value Problems.
pp. 237-247.
Ping Jiang, Hongyi Wu and Jieqing Tan
The Dual Functionals for the Generalized Ball Basis of Wang-Said Type and Basis Transformation Formulas.
pp. 248-256.
Yueting Yang and Chengxian Xu
A Switching Algorithm Based on Modified Quasi-Newton Equation.
pp. 257-267.
Qian Yin and Linzhang Lu
An Implicitly Restarted Block Arnoldi Method in a Vector-Wise Fashion.
pp. 268-277.
Wei Liu and Yirang Yuan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Problem on Grids with Local Refinement in Time and Space.
pp. 278-288.
jssc@amss.ac.cn
- 摘要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JSSC)
Volume 19, Issue 3, June 2006
Edited by: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ublished by: Springer Boston
ISSN: 1009-6124 (Print) 1559-7067 (Online)
www.springer.com/journal/11424
A New Hierarchy of Lax and Liouville Integrable Evolution Equ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 Isospectral Problem in the Loop Algebra ?2 (pp. 301 - 446)
Zhenya Yan
A Quantifier-Elimination Based Heuristic for Automatically Generating Inductive
Assertions for Programs (pp. 307 - 330)
Deepak Kapur
The Proper Parametrization of a Special Class of Rational Parametric Equations (pp. 331 - 339)
Jia Li and Xiaoshan Gao
On Managerial Decision Problem of the Auction Sites (pp. 340 - 351)
Kin Keung Lai, Jun Ma and Shouyang Wang
Determining Whether a Multivariate Hyperexponential Function is Algebraic
(pp. 352 - 364)
Ziming Li and Dabin Zheng
Projection-Pursuit Ba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 Large Sample Theory (pp. 365 - 385)
Jian Zhang
Maximum Score Change-Point Estimation in Binary Response Model (pp. 386 -392)
Lincheng Zhao, Chaofeng Kou and Yaohua Wu
Global Asymptotic Stable Eradication for the Siv Epidemic Model with
Impulsive Vaccination and Infection-Age (pp. 393 - 402)
Helong Liu, Jingyuan Yu and Guangtian Zhu
Two-Weight Norm Inequality for Imaginary Powers of a Laplace Operator (pp. 403 - 408)
Jianlin Zhang
Perturbed Method for Sea-Air Oscillator Model of Interdecadal Climate Fluctuations (pp. 409 - 413)
Jiaqi Mo, Yihua Lin and Hui Wang
A Stochastic Growth Model wit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p. 414 - 422)
Xueqing Zhang, Shigeng Hu and Haijun Wang
On the Convergence of a New Hybrid Projection Algorithm (pp. 423 - 430)
Qian Liu, Changyu Wang and Xinmin Yang
On-Line Scheduling with Rejection on Identical Parallel Machines (pp. 431
- 435)
Cuixia Miao and Yuzhong Zhang
Stabilization of a Kind of Prey-Predator Model with Holling Functional Response (pp. 436 - 440)
Xi Liu, Qingling Zhang and Lichun Zhao
Strong Embedding of HP-Graphs on Surface with Higher Genus (pp. 441 - 446)
Erling Wei and Yanpei Liu
For submission and subscription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the Journal
website at www.springer.com/journal/11424
or email to jssc@amss.ac.cn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