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
- 摘要
才能是首要条件
在美国的大学中,教师职称的晋升制度与欧洲的大学极其严格的教授岗位有很大不同美国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没有数量的限制,各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聘任教授的数量。在美国,有时大学中一个系拥有的教授人数可能比助教人数还要多,而这种情况在欧洲大学是极少见到的,比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至少有20名教授,而英国的剑桥大学哲学系就只有2名教授。
美国的大学教授的聘任基本上是以年限与学术成果的质量为考评标准,要求任教者每5年上一个台阶,如果到时间仍然不能评上更高级的职称,任教者便会被解聘。除了正常的晋升外,美国的大学中也有类似“破格晋升”的现象,即有突出学术成就者可以不受年限和学历的限制,直接晋升高一级职称。
除此之外,美国的大学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进入大学的教授系列必须拥有博士学位,这与中国目前有些重点大学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但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看应聘者的学历,更要看他有没有真才实学,是否能够胜任执教的岗位。在美国的大学中,才能是职称聘任首要条件,人际关系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笔者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令人感慨和深思的消息: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从政之前,是一位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先后出任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助理国务卿、国务卿等高级职务。步入政坛之后,基辛格离开了教授岗位,按美国大学的规定,他必须辞去教授职务,尽管基辛格依然具有教授资格,但已经不再是哈佛大学的任职教授了。
从国务卿岗位上卸任并退出政坛后,基辛格很想回到哈佛大学工作,但被哈佛大学婉言谢绝,原因是他提出了不给学生上课的要求,而不履行任课职责的教授,哈佛不需要,也是不能接受的。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教授解释道:“基辛格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如果论私交,我和他的关系也不坏。但我要的是教授,不是不上课的大人物。”由此看来,美国的大学,尤其是那些名牌大学,对应聘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就是那些有名气的大牌政界人物,也很难在大学找到当挂名教授的机会。这和我们国内大学挂名教授、挂名学者泛滥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方设法稳定教授队伍
竞争上岗也是美国的大学职称聘任的一个特色。据说,在哈佛大学,几年前该校空缺了一名助理教授的岗位,在招聘广告刊登以后,来争取这个岗位的人络绎不绝,总共有300多名博士应聘,其中有些来自国内各大学,也有的来自世界各地,美国名牌大学的一个教学岗位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美国的大学素有人才流动的特征,但是知名的教授的稳定性也非常明显,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加州伯克利等名校,有许多教授甚至从博士毕业进校任教直到退休,他们是这些学校的终身教授。像罗尔斯、亨廷顿等美国学界的大牌人物,一生都呆在哈佛大学。这种情况与中国大学人才流动情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年纪稍轻的教师和学者流动相对大些,年纪与名气越大,其流动性就越小。
为稳定教授队伍,美国的名牌大学都力求聘那些在学术上有影响的教授为终身教授,一般也称作讲座教授,这也是许多人后半生都呆在某一所学校的根本原因。除一般的讲座教授外,还有一些以某人命名的讲座教授(这在西方大学是共同的)。而这些以某人命名的教授的知名度要更高,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杜威讲座教授,这种教授的待遇有些类似于中国的“特聘教授”。
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社会地位很高,有些年轻有为、有重大独创研究成果的青年学者,也许才不过20岁出头就已经被聘为终身教授了,而这个年龄在中国的高校,可能连评副教授都需要破格。
学术委员会作用突出
在笔者看来,美国大学的教授评聘制度体现着美国的人才测评理念,其核心便是看重“真才实学”、“软硬兼施”。其中,“真才实学”是指不看资历看能力,不看文凭看水平。而在“软硬兼施”中,硬的指标是看发表的论文和著作,但是大都没有数量的限制和字数的要求;软的方面看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表现。美国大学非常重视任教者发表文章的质量和学术期刊的档次,10篇没有新意的文章比不上一篇真正有真知灼见的文章,所以在美国,有许多著作等身的名教授,也有著作极少,但学术水平很高,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名教授。
在美国的大学中,院系的学术委员会在教授评聘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术委员会可以投票确定一个人的聘任、晋升与否,而系主任只不过是一个“主持人”,他只有一票的权力,而不像在我国的某些大学,少数院系的主要领导掌握着教师职称评聘的“生杀”大权。
一般来说,能否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对于博得学委会和学生们的青睐,从而顺利实现职称的晋升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如果任教者能在院系内部的各种讨论中,表现出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这一点甚至比发表一些论文更为有用,也更容易得到认可,而且越有名望的大学,这种表现的“印象”依据就越重要。
中国人民数学会通讯
- 摘要
一、全球金融海啸的表现 大量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美国最大的保险机构——国际集团寻求美国政府救助,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破产,贝尔斯登、美林被收购,高盛、摩根士丹利转型。至此,华尔街5大投资银行全部消失。 美国实体经济影响显现。服务业是美国GDP的大头,恰恰是服务业在历次危机中受到打击特别明显。尤其是本轮次贷危机以来,服务业中的大头——金融服务业遭受重创,与金融服务业关联的IT、通信业也受到严重牵连,拖累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美国经济的衰退又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全球股市暴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落,新兴市场国家汇率下滑,最终各国政府不得不联合救市。
二、历史地看待这次危机 追述到1992年到2000年的新经济,那时美国私人对信息设备和软件投资的平均增速高达18%,引领着全部私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推动了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而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标志着这一轮全球繁荣以技术产能过剩而告终结。 作为对产能过剩的再平衡,2003年以来,在美联储大幅降息的刺激下,美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繁荣支撑起的需求泡沫,重新引领全球经济实现了5年的快速增长。因而,引发这次危机的需求泡沫,本质上是对过去产能泡沫的平衡。
三、系统地看待这次危机——生成机制和传导链条从2003年开始,美联储降低利率,导致美元流动性泛滥,加上信贷机构的纵容,造就了大量购房需求,甚至大量低收入居民也加入了购房的大军。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也大大刺激了投机性需求,和金融机构的投机放贷心态。房地产市场就如同印钞机一般,不断创造着流动性:美国居民甚至可以通过本由贷款购买的住房继续进行抵押获得消费贷款。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繁荣,不断拉动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美国的房贷机构为了盘活资金,把住房抵押贷款打包成MBS(住房抵押按揭债券)进行出售,回笼资金。投资银行购买MBS后,把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也就是CDO,然后再设计出能够对冲低质量档次CDO风险
的衍生工具CDS。CDO和CDS被出售给对来自全球的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然而金融机构可以将反复抵押CDO获得的资金继续投入CDO市场,而CDS衍生品又是杠杆交易,这样就将CDO和CDS的市场杠杆作用不断放大,从而这些证券的价格泡沫也越吹越大。
金融泡沫下的金融衍生产品旺销,反过来进一步便利了银行回收资金继续以低利率放贷,低利率刺激房地产需求膨胀。房地产需求膨胀推动房价泡沫,房价不断上涨更加坚定了投资者购买衍生品的信心,进一步推动金融泡沫,房价泡沫引发消费信贷泡沫。 至此,可以看到两个泡沫循环,一是“住房贷款-MBS-CDO-CDS”的金融产品链条内部循环膨胀,二是这个虚拟经济的膨胀同时和房地产市场以及消费信贷市场在外部形成一个更大的循环膨胀。只要这两个循环链条中有一个出了问题,那么全部链条都会受到冲击。
四、危机恶化路径和美国政府救市态度的演变
1. 危机第一阶段:房贷危机 2005年底,房价开始下跌。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标志着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
2. 危机第二阶段:次级债危机后续3个月内,陆续有76家次债公司消失。而花旗、美林、贝尔斯登、瑞银、汇丰、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相继报出巨额次贷投资损失。 2008年4月8日,IMF发表报告,预计全球金融机构次贷相关损失达一万亿美元。瑞银集团预测,华尔街企业可能不得不裁减最多达35%的员工。2008 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陷入危机,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间接向其提供紧急融资。5月底,贝尔斯登终被摩根大通收购。
3. 危机第三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化” 2008年7月,美国两大“政府资助”房贷融资公司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陷入困境。数日内,两家公司的股票跌幅超过50%,造成美国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两家机构持有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为5.2万亿美元,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近一半。这两家公司的安危不仅关系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安危,也关系到全球购买美国住房抵押债券的金融机构的安危。 9月14日晚,身处危局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和潜在买家有关并购的谈判破裂,已申请破产保护;美国银行在退出竞购雷曼的谈判后,宣布以5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林集团。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友邦保险)寻求私募基金注资的计划搁浅,正寻求美联储的400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雷曼兄弟事件,其收购谈判破裂的重要原因是没有美联储的资助。此前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因动用纳税人的钱救助贝尔斯登而在国会受到诟病,尤其是美国政府为救 “两房”已经动用了大量财力,而这时候除了雷曼兄弟以外,美国第三大投行美林证券、美国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华盛顿互惠银行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美联储看来是顾不过来了。美联储对金融机构从援救到不救的态度转变,表明次贷危机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对其金融市场救助能力也已经有限。由于雷曼与其它投资银行、券商、对冲基金,甚至保险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业务联系,其破产所产生的冲击波迅速扩散到了整个金融市场,引发了一场“金融海啸”: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升级,相互之间拆借谨慎,导致货币流动性大幅萎缩,这也就是“去杠杆化”。
4. 危机第四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告一段落,危机深入美国实体经济 10月初,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财政部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10月31日,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大幅回落,并在随后几日迅速恢复到雷曼破产前的水平。这说明金融机构之间的去杠杆化告一段落。但美国实体经济遭受的打击正在扩大:10月份的零售销售额大幅下挫4.99%,创造了1993年以来的最大跌幅,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经营陷入困境。这意味着美国金融机构只是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未来即将面临新一轮来自实体经济的打击。
五、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1. 打击了全球金融市场和机构全球银行业由于现金流的密切往来,导致资金流动性受到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的影响。东亚银行,北岩银行挤兑事件只是一个开始。
2. 华尔街金融创新模式的破灭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破产保护后,美联储9月21日又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至此,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5大投资银行实际上已经全部从华尔街的版图上消失了,这意味华尔街投资银行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昔日辉煌可能已经到了尽头,而传统银行将再次复兴。
3. 美国政府救市,全球买单日本、欧洲等金融机构持有美国债券分担美国的损失,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资金来源无非是印钞票或者各美元储备大国(中、日、石油输出国)购买美国国债。如果不买美国国债,美国印钞票,其它国家持有的美元长期存在贬值风险。如果买美国国债,其它国债也会亏损,因为增发国债本身就会增加供给,增加美国国债的风险溢价,使其它国家已经持有的国债短期价值下跌。长期来看,美国还会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4. 影响美国实体经济,拖累世界经济美国房地产和衍生品支撑起的虚拟财富泡沫,正是过去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和产业链重构的动力。次贷危机终结了这个泡沫,也就意味着全球的增长动力正在消失。次贷危机的恶化,不仅会压平泡沫,还会引起信贷紧缩,加速作为全球产业链终端的美国需求的衰竭。
5. 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全球经济未来走势放缓的迹象愈加明显,商品需求增速预计将放缓,甚至是负增长;美元走强可能性较高,打压全球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期货价格。因而,未来一年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继续下行的可能性很大。此外,期货交易活跃程度可能会有所下降,使得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之商品期货市场受各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危机发展不确定性等一些因素的影响,期货交易的风险依然较大,企业从事套期保值需要考虑各种风险,以便降低交易带来的经营风险。
六、对中国的一些特殊影响
1. 金融机构受到冲击虽然美国金融机构破产给我国银行资产造成直接的损失不很大,但是,如果有更多的美国商业银行破产,我国银行在与其进行货币互换、利率互换、汇率互换等衍生交易时,可能面临交易合约无法履行的风险。10月下旬开始,我国无担保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在上升,表明投资者对企业破产的担忧。这预示着,我国金融部门遭受的打击,将从盈利周期敏感性资产(股票)扩散到信用风险敏感性资产(无担保债券,银行贷款)。
2. 股市暴跌和连带影响尽管中国金融市场在资金上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通并不十分密切,但由于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国际联动,股市依然在基本面的悲观预期下出现大幅下跌。全球股市估值水平大幅下降:道指市盈率10.48倍,英国富时100指数7.15倍,德国DAX30 指数8.78倍;日经指数9.85倍,恒生指数9.05倍。而A股滚动PE16.59倍,比价效应也给A股带来重大的压力。财富缩水的效应对房地产、汽车等高端消费造成了不利影响,对金融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就业创造构成了不利冲击。
3. 外资行撤资的示范效应冲击股市和楼市近期,摩根士丹利遭遇困境,出售上海地产,雷曼兄弟也在给在华业务寻找买家,QFII出逃股市。这些受危机困扰的西方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的实际金额并不大,但由于外资行对中国股市、楼市的话语权较强,其一举一动产生的联动影响不容忽视。
4. 中国政府将不断受到美国要求救市的政治压力次贷危机第三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美国需要资金救助金融机构;次贷危机第四阶段(实体经济衰退),美国需要发国债支持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国和日本是美国最大的两个债权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美国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对两国施加压力。例如,日本所在的G7会议和中国所在的G20会议,台湾军售等。
5. 中国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亟待转型美国消费和中国制造成为2003年以来全球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然而这一模式将随着次贷危机而破灭。不仅如此,中国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房地产投资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按照亚洲国家人口红利对经济贡献的历史经验看,作为生产型的国家,劳动力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各种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和对外贸易。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基础是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城市化需求,外贸市场的繁荣的基础是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全球产业链的合理定位。而中国过去5年的发展模式正是人口红利背景下的比较优势和美国需求的一次完美结合,然而美国需求的破灭同时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效应的减速,从而对中国内、外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造成冲击。我国11月份PMI指数中和出口订单指数创造历史新低,预示着制造业和出口企业形势严峻,即外需拉动和内生性增长动力都出现衰退。
6.诸多行业受到冲击钢铁价格自今年7月以来大幅下跌;航运方面,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从今年5月解禁12000高点暴跌至最近的700多点。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尤其是芝加哥大豆期货已经从最高点跌去了50%。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大量破产,员工失业,农民工返乡。
7.企业海外投资的损失惨重中钢今年5月收购澳大利亚矿石公司,协定的价格比澳大利亚股市07年定点还要高。今年7月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如果该被收购企业不是被摘牌退市的话,中钢将出现浮亏。中信泰富投资澳元挂钩衍生品巨亏。中国平安07年全球股市高点收购富通集团,现在爆出巨额浮亏。
8. 经济危机往往导致政治危机和军事动荡,周边地区形势日益紧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俄罗斯在经济崛起后要进一步重塑政治军事大国的世界地位,美国也需要通过海外战争维系美元的储备地位和刺激军工需求。而与此同时,很多小国面临经济危机,例如冰岛、巴基斯坦、韩国等已经面临着国家破产的风险,正给大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提供了契机。中国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奥运金牌第一的大国地位,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其政策的执行将面临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利益权衡。
七、中国可以应对危机的策略
1. 经济发展模式的积极转型例如,发展高科技行业和服务业,减少国民经济运行对大宗商品过度的依赖。大力发展公交系统,舒缓汽车超前消费造成的环境和交通紧张。提振农村消费需求,从金融、医疗、社保等方面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激励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2. 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完善金融体系我们建议以减税、降息等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抵御经济下行周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惠及中低收入阶层。通过制度完善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债市、股市的均衡发展。向股市注入优质的资产,从而提振股市整体业绩的未来增长动力。适时考虑人民币贬值。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给(流动性),美国经济去杠杆化导致货币乘数大幅萎缩,造成美元的流动性崩塌,并在全球形成了一个流动性洼地,这必然造成全球货币价值体系的不平衡。尽管中国资本项目不开放,但中国继续盯住美元会通过对外贸易的渠道造成国内的流动性紧缩。
3. 股市怎样救历史经验表明:顶部和底部都是并购重组的高峰。对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缓上市公司业绩下滑;通过并购重组,注入上市公司未来新的增长动力,用市场外的产业资本抵御市场内的产业资本。
4. 信用风险防范在央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的情况下,银监会应更强调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贷款的信息披露和风险警示,积极探索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5. 应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由于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成为美国寻求救市资金的焦点,此时中国更应谨慎运行外汇资金,不能过多地为美国买单,而应协调全球各国共同承担损失。
6.积极把握中国在全球经济重新定位的机遇——如何走出去和引进来 我们建议:(1)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了面向全球的收购机遇,特别是收购欧美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廉价资产以及吸纳优秀专门人才。(2)改善中国和欧洲、日本的贸易关系。欧洲、日本的出口受到美国需求衰退的影响后,中国需求被动地成为了挽救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救命稻草”,恰可以利用这样的有利局面,进口一些过去存在贸易壁垒的高技术产品,并学习印度的经验,让这些出口国把收入的一部分投资中国建厂,帮助中国制造业升级。
八、中国对外长期经济战略的布局
1. 当前,中国很多实体经济部门陷入困境,“走出去”的实力短期受挫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大量陷入危机,并且已经出现了从中小企业到大企业,非国有到国有企业,东部到西部的危机传导趋势。这些不利局面的进一步恶化,将会给企业和银行的现金流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我国企业在自己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的条件下去抄底美国企业,尤其是仍在下滑期的美国实体经济企业,就应越发谨慎。日本最大券商野村证券抄底华尔街后爆出巨亏,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例子。
2. 美国金融机构得到喘息,不会让中国轻易抄底 10月31日,正是在美国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刚刚见底之时,美联储迅速扩大了和世界各国的美元互换交易,以帮助这些国家度过危机,可谓反应神速。这一行动一是避免世界经济过度衰退对美国本身的不利影响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强化了美元的国际地位。这一行动对中国出海收购是一个不利信号。在金融危机时刻,美国政府坚持住了通过发行国债和回收美元等方式,回收流动性救助自己的金融机构,同时避免了其他国家对美金融机构的收购。现在美国金融机构已经得到喘息,金融资本的力量正在恢复。因此,现在不仅金融机构难以轻易收购,就连实体经济领域,美国金融资本也不会轻易让其他国家“抄底”。
3. 同时美国目前也不具备抄底中国的优势因为美国实体经济的恶化还没有见底,信用卡危机和汽车信贷危机还在恶化,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在次贷危机中吸收了投行业风险之后,力量已经被分散,即将应对棘手的新一轮实体经济恶化对银行业的冲击。金融资本只是得到喘息,而扩张的力量还没有形成。 因而,目前中美处于一个相互僵持的阶段,互相都应谨慎。
4. 关键是未来谁能抢占先机?按照70年代日本制造美国消费的国际经济模式,美国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影响滞后一年,经济启稳也早于世界经济一年。因而,美国只要坚持住衰退期间不被收购,就会自然得到收购其他国家优质资产的机会。而且当新一轮全球经济起飞时,世界经济跟随美国经济的局面,也便利了美国从战略高度能够率先识别并抢占其他各国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因此,未来2至3年内,我国又面临一次和美国的产业链竞争,如果不能占得先机,则反被“抄底”的风险在不断加大。美国能够屡次比其他国家更先一步走出经济危机,是和美国的经济模式的不断创新紧密联系的。例如,80年代的里根模式,90年代新经济,21世纪初金融创新造就的房地产泡沫,每一次都是全新的概念。
5. 美国这次的创新会在哪里? 奥巴马当选:克林顿第二?阿波罗新能源计划——90年代新经济的翻版? 500亿美元的阿波罗新能源计划,在政治上含有抑制对手麦凯恩背后代表的石油巨头的利益的味道,而在全球经济战略上,是力图从新能源这个制高点在能源、环境和粮食这三大全球问题上取得制高点。一是,可以通过新能源的供给间接控制国际石油价格;二是,通过新能源和国际环境公约的配合使用,拓展新能源的市场需求,引导新技术产品出口以缓解最近5年来美国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三是,通过生物能源可以解决美国农产品的销路,从而间接控制全球的粮食供给平衡。四是,通过新能源对制造业技术带来一次深刻变革,例如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总之,新能源带来的将是一场深远的全球产业革命。一旦美国抢占先机,不仅会使得美国经济率先起飞,并让美元从现在的紧缩局面转向迅速扩张,客观上造成对我国产业链收购的有利条件,而且在能源、环境、粮食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的情况下,这还将对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造成威胁。
6. 中国的对策鉴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没有及时抓住以科技创新引领的新经济快车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目前在能源、环境、粮食方面的短板,中国要想在未来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取得先机,不能仅仅考虑解决当前经济下滑的风险,还应积极把握住这个美国在新能源技术发展的缓慢时期,跟住美国的进度,甚至是抢先发展起自己的优势和抢占下一轮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制高点。我们提出三个初步建议:1.加强和美国的新能源技术合作;2.提前规划和加强人才储备;3.适时建立创业板,鼓励风险资本对新能源技术的支持。
科学时报
- 摘要
如果换个角度看,便会发现其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近来,也许是国内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评价中将发表SCI文章(包括文章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在实验室评估或项目总结验收时有点“言必称希腊”,于是,强调SCI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意和某种程度的不舒服,甚至认为SCI成了中国科技的指挥棒。对科技同仁的这些感受,想想也能够体会和理解;不过,对于SCI及强调SCI的要求,如果换个角度看,将其当做一个来自外部的第三方监督,便会发现其具有正面、积极的意义。
常言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科学研究也应是如此。除极少数自掏腰包进行科学探索以达到自我满足和提高的人外,绝大多数的研究人员都是从他方(包括政府和社会团体)获得资金进行科学研究。资助者希望获得回报和产出,希望有限的资金产出丰硕的成果,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受资助者做出满足要求的工作,既是项目合同的要求,也是学术基本规范的需要。而科学研究的成果,大多是解决未知、创造新知,一般并不能立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应用,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资助者在成果评价中对创新性提出要求,也算是应有之义。
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常常参考所发表文章或授权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发表文章中,SCI刊物的文章在大家心目中的权重因子较大,得到较多的喜爱。看看2008年关于SCI的基本数据就知道这是有道理的。全世界范围内,2008年SCI总共收录5893种期刊,其中,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期刊被收录的有95种,占1.61%。在国内数据库中,中国知客(CNKI)收录的国内科技类期刊有4900多种。这近5000种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刊中,被SCI收录的不到2%,可以说是百里挑一。国内期刊被SCI收录少的原因可能有语言的因素,但从这悬殊的比例,还是可以看出,语言因素即使有可能也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不少研究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大量国内科技期刊所刊载的科技论文,按SCI的标准来衡量,可能连迈过基本门槛都有困难,还处在“儿童少年”期,还需要不短的时间,才能成熟。因此,科学研究中撰写的论文能够被SCI期刊发表,至少表明研究工作跨越了SCI期刊要求的门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事实也确实如此,国内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要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在SCI期刊(尤其是影响因子较高的西方英文期刊)上刊登出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科技成果评价中强调SCI,还是很有道理的。
SCI的存在,其实也使科技工作的评价有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相对客观的、基本定量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数据是根据大家基本认可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SCI发布部门也只是提供数据,不参与任何与科研项目有关的利益分配。在某种意义上,SCI对科技工作是一种外部的监督。所谓旁观者清,这种公开的不涉及利益的第三方监督,有不可否认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强调SCI会有正面的激励作用,能够促进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更广泛地被国际同行知悉和认可,从而在国际科技的丛林竞争中胜出,有更多的话语权。
SCI的数据是一段时间的统计数据,年年根据规则更新,不是某人一句话就可以改变的,与权贵无关,与金钱无涉。面对这样的监督,科技工作者仅需安心做好分内的工作、发表SCI论文就可以了,少了很多关系学的烦扰。
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发表科技论文其实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法拉第说:“WORK,FINISH,PUBLISH!”可见,法拉第把发表当做科技工作中重要的一步,不仅要完成,更要发表。对于科技工作者而言,既要完成项目合同,满足与资助者商定的要求,也要提炼项目研究中的发现和创新,并将这些发表,供同仁参考。从进化的角度,一个未知的被发现,可以使人类这个物种少走弯路,更加适应这个环境。发表论文,尤其是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往大里说,是对人类的贡献;往中里说,可以使生活在中国的这个群体,在地球人类的竞争中,处于优势,能够茁壮成长不败于世;再往小里说,是为所在单位的实力做宣传和广告,扩大单位的知名度,提升个人工作业绩和在同行中的位置,达到自我实现。套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句话:发表SCI论文,可能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因此,发表SCI论文,其实也是科技工作本能的要求。
可见,发表SCI论文,既符合科技工作者个人本能的需要,又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资助者的要求,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但是,为什么强调SCI会引起一些异议呢?盖因为在我国科技方面落后西方列强太多,发表SCI论文对许多科技工作者殊为不易也。科技研究工作,大约分为三个层次,居最上层的属原创,他人从未涉猎,你独具慧眼得以发现;其次为创新,领域已经开创,你后来居上,比前行者做得更仔细更深入,见他人未曾见,得他人未曾得;再次也为创新,领域开创已久,几乎已研究透彻,但聪明的你技高一筹,仍能做得比前人更好。世人所开展的纷繁复杂的科技工作,其实大多属于后两个层次。而上述三个层次的工作,逻辑上都可发表SCI论文。现在很多科技工作之所以不能发表SCI论文,恐怕是因为还没有进入这三个层次中,或者不知如何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归纳使之进入这三个层次。强调SCI论文,对科技工作者来说,也许一时压力可能大了些。不过,既然受人资助,还是暂且忍忍这样的不适,尽力提升研究工作的层次吧。当我们大部分研究工作进入前两个层级时,发表SCI论文将是寻常之事——不过,到那时,科技管理部门可能不再强调SCI。
也许有人还会说,强调SCI将限制科技工作者研究的自由,使科技工作者将相当的精力浪费在编撰论文上。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实是这样的。外来的要求,无论是什么都属于限制。撰写论文多少也要花些时间。不过,将别人的钱财自由花费而不受限制的事世上几乎没有。既然他人付出资本,科技工作者付出智力,这样的状态下,科技工作者的自由本来就是有限的。资助者借助被资助者很认可的标准来参考评价科技成果,已经是很公道了。至于写论文要花时间的说法其实是自说自话。科技论文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属某种形式的“八股文”,只要科学研究工作有比较丰富的创新内容,撰写一篇文章也许不过是几支烟的工夫。
所以,强调SCI,反映了科技管理部门对于我国研究工作秀出国际科技丛林的渴望;强调SCI,说明我们的工作在SCI刊物上的显示度还有相当的不足;强调SCI,可以使科技工作者重视SCI文章的写作,提供研究工作的国际显示度;强调SCI,对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监督。这种“三公”性质的外部监督,在当今的中国,可能不是多,而是少了。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9-2-27 A4 周末评论)
中国人民数学会通讯
- 摘要
今年年初,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邀请我作个报告。鉴于目前对于大众教育以及精英教育的议论颇多,我也来凑个热闹,就谈谈英才教育吧。于是,我请了同系的李建华老师合作准备了一些材料。李老师自基础数学群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在北京四中教书,搞过科研,还做过多年的四中副校长,新近才调到我们学校。这个报告的资料都是他收集的,初稿的前半部分也是他写的。
一、 引子
1.从精英到大众——简单的历史回顾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为指标来划分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世界各国被普遍认可。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在18岁到22岁应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实际接受了各种高等教育(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所占的比例,它表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马丁·特罗的划分有如下三个阶段:
历史阶段 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普及教育 毛入学率 <5% 5—15% >15%
我国是从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开始实施并普及学校教育的。从上世纪初直到文革前的60年代,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到1﹪。改革开放后,自80年代初至2003年,迅速上升至23﹪,见下表。年份 1980年代初 1990 1993 1999 2002 2006 毛入学率\approx2% 3.4% 5% 10.5% 15% 23%
美国用了两个30年(1911—1941年、1941—197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15%)与普及化(50%)的国家。英国、法国、德国在1960—1975年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巴西用了26年时间(1970—1996年),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而我们国家仅仅用了9年时间(1993—2002年),就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
2.怎样理解英才教育
有一段时间,英才教育被当作大众教育的对立面,理解为只培养少数“英才”的教育,于是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相矛盾,英才教育的研究在理论上被边缘化了。
然而,英才教育作为教育内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无法回避的。无论是“自然形成”的“名校”,还是由政府部门认定的“重点校”、“示范校”等,都是实施英才教育的自然结果。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大环境的不断改善,关于英才教育的讨论逐渐热烈起来。正如日本教育家麻生诚所说,“英才无论在任何社会中,都是绝对必要的。若缺少这部分人才,就必然导致社会的某种衰落。”
华东师范大学袁震东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把教育平等与英才教育对立起来”,并进一步提出“反对数学教育中的均贫主义”,应该做到“既能大面积普及,又能保证资质优秀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观点,事实上,权利的平等与个体的差异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1986年,教育部颁布了在全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文件。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大众化、普及化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大面积普及的基础上,如何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英才教育。
二、美、英、法的英才教育
1.美国的分流培养
美国高层对本国大众教育的看法比较悲观,这集中地体现在布什总统2006年初的国情咨文中。在那里特别提到了中国和印度的中小学教育要比美国优秀,而一个国家对少年儿童的教育程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他们有很强的危机感,愿意做自我批评,甚至为改进自己的数学教育成立了总统顾问委员会。
我们北师大的一位毕业生在位于硅谷的美国宇航局的一个研究部门工作。他的孩子读小学,班里17个同学中大部分是印度移民。今年夏天去美国,他陪我们到 Google,Intel,甲骨文,惠普几个大公司走走,看到有不少黄面孔。甚至在华尔街上,中午吃饭的时间,你都会看到很多从大银行、大公司出来的中国白领匆匆而过。至于任何一个美国大学的数学系都有中国教授,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这位毕业生告诉我们,他认为美国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因为所有这些地方的最高决策层和学术带头人都是美国人,包括少数在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美籍外裔人。这不是由于人种,而是基于实力。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体系是多元化的,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50多个州就有50多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在数学教育上,虽然从80年代末开始,有了 NCTM(全美教师联合会)的全国统一课程标准,但这些标准仍然是选择性的、非强制性的。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关于美国数学教育水平的一些负面评论,但实际上美国对英才教育的问题一直是非常关注的。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培育数学、科学和外国语言等方面的天才学生。1965年国会通过小学和中学法案,其中第三个主题是“发展天才教育方案”。1968年成立“白宫资优及特殊才能特别委员会”,1969年联邦法案规定由美国教育委员会指导天才教育研究工作,并支持州政府实施天才教育方案。 1972和1973年,美国教育委员马兰两度向国会提出报告后,美国教育署设立了天才教育处,而州一级相应的经费亦逐步增加。1978年l1月,美国国会通过《天才儿童教育法》,该法案界定了“资赋优异”的表现。 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有关天才教育的法案,拨款790万元重新建立资优及特殊才能的联邦办公室,提供研究计划、进行训练、以及建立天才教育的全国研究中心。1988年,国会通过了《杰维斯资赋优异学生教育法案》,强调学校必须提供资质优异者特殊的活动或服务,以培养发展其特殊的潜能。此后,该法案每年均由国会确认,并决定联邦政府的拨款额度。 1990年,成立了由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和促进办公室提供基金的美国国家英才研究中心(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简称NRC),开展英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http://www.gifted.uconn.edu/)。 美国一向尊重个体,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所以虽然各州的课标法规有诸多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因材施教,突出英才。美国的英才教育主要是在各个学校中,把5%的天才学生(Gifted students)划分出来,天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特殊的教育方法。 美国的中学课程分为若干等级,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去选高一级的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而学习过高中的AP课程,是进入较好大学的必要条件之一。 美国的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的知名大学,每年都要为中学生举办各式各样的夏令营,其中也有数学夏令营。喜欢数学的中学生来到大学,由大学老师为他们讲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以及一些现代数学的课程。
在弗吉尼亚州Fairfax县,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对筛选出来的天才学生实施特殊教育,筛选的比例是3%~5%。天才学生每周集中半天,分成小组开展一些项目,小组间展开竞赛。这个县的中学对数学等单科比较突出的少数学生提供特殊辅导,让他们直接进入适合他们的该单科高年级学习。有一位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每当上数学课的时候,学校都会派校车送她到附近的一所大学,由学校为她聘请的一位教授专门辅导。
这个县在全美闻名的杰弗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可以提供十分优越的实验条件和学习环境,学生可修习附近大学的课程,进行一些相当于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水平的研究。这所高中的全部学生都是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在5%的英才之外,美国的教育“失败”了。但是,这成功的5%,支撑了美国经济50余年在世界上的长盛不衰。
2.英国的公学
在英国有三种中学:一般的公费中学、收费的文法中学和昂贵的公学(私立)。公学的教学质量最高,在各类中等学校中保持着突出的升学率。占英国中学生总数1.4%的公学学生,分别获得牛津和剑桥50%与55%的名额。
据1962年的统计,外交官中的95%、将军中的87%、法官中的85%、大主教中的83%、殖民地总督的82%、政府高级官员中87%都毕业于公学。伊顿公学的校董会由英王确定人选,一般都是“牛津剑桥”的皇家要员。
公学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一流的学生,首先是有一流的师资力量,教师大部分是这个领域中的大师级人物。其次是具有一流的生源,入学考试内容广、要求高、选拔严、偏重学术性。第三是有大笔金钱支撑的一流的教学环境。
3.法国的大学校
法国的英才教育是通过大学校制度实现的。法国的大学校由300多所独立于大学之外的高等学院构成,包括155所高等工程师学院、70所高等商学院和5所高等师范学院。如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每年收100多学生)、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等。大学校通过高水平的课程和严格的训练,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和学术界的精英,在法国教育界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在法国,只要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普通综合性大学,直接注册,额满为止,不需要进行考试。但对于各类名牌专科大学,学生必须经过两年预科班的学习,通过严格的考试竞争入学,这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预科班相当于大学低年级,两年预科班毕业后,需要参加大学校单独或联合举行的难度很大的考试(初试和面试)。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大学校深造,成绩不够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普通大学3年级,继续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
值得注意的是,预科班设置在中学,由中学进行管理,大学的部分老师参与教学工作。比如巴黎著名的路易大帝中学,这所学校盛产大数学家,伽罗瓦、庞加莱、阿达马、埃尔米特等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三、英才教育之忧
我国一贯重视英才教育。从隋朝直到清末的科举制度,就为国家选拔了一代代颇具文韬武略的将相之材。自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短短三四十年间,我们的大中小学新式教育从零起步,迅速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在完全没有科研基础的情况下,出现了华罗庚、陈省身、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大师级人物。
从1949年至文革前,我们在与国际社会交往很少的情况下,靠着出色的大中小学教育,独立自主地培养了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科技人才,撑起了那个年代经济建设的航船。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全国各省市划定了重点校、示范校,这些学校源源不断地为我们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输送学生。如今,我们已经有了自己培养的出色的政治家、企业家,也有了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骨干。我们的很多学生去海外留学,成为欧美先进国家的优秀人才。
我们的老师,城市和县一级不必说了,包括一些乡、镇的老师,都非常敬业,是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不妨学学美国人,谈谈自己的不足。在这里,我想就我这些年的切身感受,围绕数学学科的英才教育谈几个令人忧虑的问题。
1.激烈的高考竞争异化了英才教育
考试在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文革前我们也有高考,国外的学校同样靠考试选拔才,为什么没有这些问题呢?
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应考人数太多,考试太集中,评价体系太单一。将如此众多的考生在一次考试中分出层次,实在是一件太过艰难的事情。为此,不得不把考题出得高度技巧。现在的高考出题权已向各省下放,但一个省的考生人数仍是一个庞大的数目。出题的老师很辛苦,教课的老师很辛苦,学生学得更辛苦。
拿我们数学来说吧,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自己的学生基础知识的底子没打牢,却不得不在高二早早结束课程,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反复给学生操练解题,学生甚至需要在几秒钟内给选作题画勾,否则大量的高考题目根本就不可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做完。
我第一次听说“题型”这个词是在90年代末的高等代数课上。学生对我说:老师,你给我们归纳一下题型好吗?不然我们不会做作业。我惊讶地问,什么叫题型?不料孩子们比我更惊讶:大学老师竟然连题型都不知道!于是,他们七嘴八舌地解释说,就是应考时需要的题目种类呀。我当时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反复告诫孩子们,大学的课程首先要弄明白知识的内容,然后做一定的习题来深化和巩固。
前些日子在课间休息时,一位可爱的女生对我说,当一名老师多光荣,看着自己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多有成就感呀。我笑了,问她上清华北大干吗?不知道了。联想到市面上铺天盖地为家长和孩子写的书,除了高考辅导,就是如何培养高考状元,真正的科普著作很少。这一方面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尊重知识,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寻求知识、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还不够成熟。
据我所知,各省和直辖市均有个别顶尖的、集中了当地最优秀学生的重点中学,不搞或很少搞题海战术,他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使得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一般的重点中学就没有这样幸运了。为了提高高考成绩,有时会加课或周末上课,到了高三几乎每天考试,一个学生的各科试卷叠起来有几尺高。县城的一中一般是县里最好的中学,有些一中高二以后老师和学生就没有寒暑假了,春节只休息3天。如此看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黑色高三”的说法也就不奇怪了。
2.大范围竞赛的功利性使我们偏离了英才教育
国际上有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国内有全国性的,各省市的,各学校的数学竞赛,各地都有奥校、奥数班。表面看来,对英才教育很重视,抓得很好呀。但成绩背后,却有隐忧。在国际奥数中,我们的金牌数、奖牌数总是领先。我们带奥数团队的老师,主要是知名大学的教授,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我们倾国家之力培养奥林匹克金牌运动员,也培养参加奥数的学生。2008奥运会我们得到了51枚金牌,举国欢庆。这是因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的150多年,在世界上贫弱得太久了,太希望能够证明自己站起来了。然而,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摘取金牌,是运动员的终极目的。但是,奥数金牌却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的,他们刚刚学好初等数学,刚刚迈进高等数学的门槛,距离成为一个数学家还有很远的路程。
近些年拿到菲尔兹奖的一些大数学家,在他们的少年时期就得到过奥数金牌,比如陶哲轩,佩雷尔曼。试想,如果陶哲轩从小在我们这里读书,当地的教育部门会不会把他树为典型进行嘉奖?他和他的父母会不会被很多学校邀请去作如何培养神童的报告?他就读的学校会不会派他参加各种竞赛为学校争光?这样下去,他还能不能做出世界第一流的数学?陶哲轩是天才,天才的成长需要一个民主的、科学的、平和的环境。
现实中的陶哲轩曾生活在澳大利亚安静而美丽的城市阿德莱德,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在当地大中小学的通力培养下成长。他5岁上小学,在五年级上数学课,8岁上中学,9岁以后1/3的时间在附近的大学上数学和物理课。他曾在10—12岁分别拿到过奥数的铜、银、金牌,也参加过澳大利亚为时两周的奥数训练。
在我们国家,很难想象中学生去大学上课,我们培养数学尖子生的主要途径是奥校和奥数班。十几年来,奥校和奥数班在各个大中城市迅速普及,它的目标早已偏离了培养数学尖子,而是与升学紧密相联。奥数有好成绩,高考可以加分。小升初电脑派位,重点中学凭什么识别择校学生?只有奥数。应该说,民间如火如荼的奥数和奥校,是对电脑派位、统一中考、统一高考的单一评价体系的一种自然的调整和补充。
在调整和补充的同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遍布的成千上万所奥校、奥数班,引导中小学生对奥数培训的大面积参与,使得不少孩子误以为数学就是解难题,这不仅增加了学业负担、心理负担,也使学生离开了真正的数学。
教育部门几年前曾经禁止过奥校,很多家长也知道孩子负担太重,不应该让他们课外再加学奥数,但是却屡禁不止。特别搞笑的是,教育部门一说禁止,奥校就不得不搬家。家长说不禁还好,开车送孩子很快就到了,一禁反而找不着地方,更麻烦了。看来奥数的大面积普及已经偏离了它的初衷。
3.过度统一的教材使我们难以实施英才教育
在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甚至各州自己制定的标准都是供各学校参考的,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我们的课程标准是法律,各个学校必须执行。这就使标准的制定非常困难,是就高,就低,还是取中呢?在精英教育阶段这事好办,而大众教育阶段真可谓众口难调了。标准作为参考有它的好处,学校可以自行其事,英才培养出来了;但也有参考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学校和学生滑下去了。标准作为法律也有它的好处,哪个学校都不能太差;但也有法律的问题,给英才的培养加大了难度。
记得去年在杭州的第四届华人数学家大会上,举办了泰康数学教育论坛。我提到高考是我们教育面临的一个死结,丘成桐先生问:“高考不对吗?我们过去在香港也高考,不是都学得很好吗?”并提议:“好学校选择好的课本就行了,我们当时的课本是很深的。”我后来告诉丘先生说,我们的课本不是由学校,而是由区县教研室确定的。在同一个区里,比如西城区,尖子学校北京四中与高考录取率很低的学校用同样的课本。当然个别好的学校也有校本教材,但几乎是凤毛麟角。
四、回归数学的本质
现在美国、法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数学家和数学教师都在呼吁回归主流数学,我曾在不同场合分别遇到过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的3位数学家,他们的努力使委员会的最后报告强调了这一点。
下面列出法国高三年级(理科)的数学教学大纲,可以和我国的情况进行对比。(法文翻译:邓冠铁教授)。
1.分析 数列和函数的极限:回顾数列极限的定义;函数在+\infty或-\infty处有有限或无穷极限的推广;单变量函数有有限或无穷极限的概念;函数极限的夹逼定理;两个数列或两个函数的和的极限,乘积的极限,商的极限;数列和函数复合的极限,复合函数的极限。连续性语言和变化表示:函数在一点a的连续性;函数在一个区间上的连续性;中值定理:设f(x)是一个在区间 I 上有定义的连续函数,对于f(a)和f(b)之间的任意常数,存在a和b之间的一个数c,使得f(c)=k。 导数:回顾求导的法则,以及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函数切线研究的应用;复合函数求导。 指数函数引论:方程f’(x)=kf(x)的研究;定理:在R上存在唯一一个可导函数f(x),满足f’(x)=kf(x)且f(0)=1;特征函数。 对数和指数的研究:自然对数函数,符号ln;特征函数方程;导数;渐近性质;当a>0时,函数x\rightarrowa^x;渐近性质;表示曲线的变化状态;指数函数,整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长性比较。数列和归纳法:用归纳法推出的数列;单调数列、有上界的数列、有下界的数列及有界数列;单调上升有上界的数列收敛定理。 积分:对于在区间[a,b]上的正连续函数,作为曲线下的面积引入定积分符号;任意符号函数的积分推广和平均值的推广;定积分的性质,如线性性、正性、定积分的分段相加;平均值不等式。 积分和导数:原函数的符号;定理:如果f(x)在区间I上连续,a是I中的一点。满足 F(x) = \int^x_a f(t)dt 的函数f(x)是在a点为零的、f(x)在I上的唯一原函数;借助原函数计算f(x)的定积分;分部积分。 微分方程y’=ax+b。
2.几何 平面几何,复数:复平面;点的坐标;复数的实部和虚部;一个复数的共轭;复数的加法、乘法和除法;一个复数的模和幅角;商的模和幅角;e^{1\theta}=cos\theta + isin\theta 的写法;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复数解。 空间中的内积:回顾平面中的内积;空间中两个向量内积的定义;正交基的表示和性质。 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直线、平面、线段和三角形重心的特征;空间中直线的参数表示;两个平面、直线与平面、三条直线相交的几何讨论、代数讨论。
3. 概率统计 条件和独立:非零概率事件的条件;两个事件的独立性;两个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统计和模型;独立试验;独立重复同一试验。 概率分布:离散分布的例子;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这些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连续分布的例子:有密度的连续分布;例子:在[0,1]上的一致分布;无自然老化的寿命分布。
4. 特殊教育 算术:Z 中的整除;欧氏除法;计算最大公约数的欧氏算法;在Z中的同余;Z中的数的互素性;素数、一个整数分解为素因子乘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最小公倍数;Bezout定理;高斯定理。 平面中的相似变换:几何定义、全等情况;复特征:所有相似变换可用复形式写为Z\mapsto a\bar{z}或 z\mapsto az+b,其中a \ne 0。曲面的平面截面。
这就是法国普通高中的课程,除最后一项专长教育,一般的孩子都要学习的课程。其中复数的教学我们也曾有过,大约10年前被删减为4课时左右,再未恢复起来,给各个大学高等代数和复变函数的授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内外花费很多时间,去操练并不涉及数学本质的技巧时,法国的学校在踏踏实实地把数学本质的东西教给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把孩子们领上科学之路。
在教育普及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在强化英才教育,政府对于英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除了以上提到的欧美国家的情况外,一贯重视教育的亚洲国家也迅速地跟了上来。
私立教育在许多国家的英才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在公立学校也积极参与。日本于2002年指定了26所理科英才高中,其中有23所是公立学校。整体设计是发达国家英才教育体系突出的特点,大学教师对中等学校英才培养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韩国看到了这一点,在新世纪英才教育的规划中,强化了中学英才教育与大学的联系。
我们要重视教师教育,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办好数学教育的关键。我国的教师素质整体上是不低的,但与国际上英才教育的要求相比,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师范院校在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后备力量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中国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统一高考还是一种相对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怎样使我们的考试制度逐步得到改善,使之适合于英才的培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们可不可以设想,给重点中学一些自主办学的权利,比如选择课本的权利;比如自主招生的权利。英才的识别不像测量身高体重,一下子就能确定。英才的识别需要多渠道的考察和长时间的关注,多一些渠道,分散一些高考和中考的单一评价体系,是不是可以对英才的识别和培养有所帮助。
我们可不可以设想,建立一个长期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标准修订小组,数学家、教育家参与其中,并经常征求资深数学家的意见,为英才教育制订既实事求是、又与国际接轨的数学课程体系。
现在有很多大学教师参与了中学课本的写作,这是一件好事。微积分和向量早已放到了中学,这部分内容怎样行之有效地去讲,而不流于形式,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科学研究需要一个民主的、科学的、平和的社会环境,英才教育也同样需要一个民主的、科学的、平和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官场化倾向,浮躁和急功近利一定会逐步地消减。我相信,在政府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英才教育一定可以办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能力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
参 考 文 献 [1] 袁震东,教育公平与英才教育——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数学教学,2003年第7期。 [2] 李永智,美国的英才教育与因材施教,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4期。 [3] 易泓,英才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教育学术月刊,2008.6。 [4] 原青林,英国公学英才教育的特点探析,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2。 [5] 关颖婧、袁军堂,法国大学校的精英教育及其启示,江西教育,2006.5A。 [6] 韩国“精英”教育策略,教育情报参考,2006年第2期。 [7] 钟奇峰,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制度,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第3期。 [8]赵晋平,从理科高中看日本的精英教育,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jin@math.wisc.edu
- 摘要
主 题: Mathematics faculty positions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China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one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undertaking a major expansion aimed at becoming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ente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a first-rat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is expansion. An ambitious faculty
recruitment program, aimed at attracting several dozens of faculty members at all levels, including both senior academic leaders and promising young researchers, will be continued for the next few years.
Salary and start-up packages are competitive with the peer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in special cases.
Candidates will be considered at all ranks, and in all major fields of
modern applied and pure mathematics. Endowed Chair Professorships are
available to senior mathematicians with well-established academic credentials.
Other senior and junior professorships are open to candidates with
exceptional research records o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should consist of a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a list of
publications, summary of future research plans, and four letters of reference.
App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preferably be electronically sent to
wkwang@sjtu.edu.cn.
They can also be mailed to The Hiring Committe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matbaowz@nus.edu.sg
- 摘要
主 题: 2 Postdoctoral fellow positions
Job description: 2 postdoctoral fellow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at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Universty of Singapore (NUS) in the area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or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positions will be supported by my
research grant fund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Singapore on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Quantized Vortices in Superfluidity
and Superconductivity''. The aim of the project is to combine
numerical, asymptotic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o understand quantized
vortex stability and interaction patterns in superfluidity and
superconductivity as well as emerging applications in Bose-Einstien
condensation, liquid Helium, superconductors, nonlinear optics, etc.
Sample publications reflecting our group's diverse interests can be
found at this link http://www.math.nus.edu.sg/~bao/
For the postdoctoral fellows, candidates with high-quality
training and a PhD degree in computational and/or applied mathematics
are invited to apply.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join my group
in June/July 2009 or dates both sides agreeable. The contract is
initially for two years, renewable for the third year if mutually agreed
upon. The salary will be competitive based on qualification plus
fringe benefits. 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have access to high-performance computational facilities on NUS campus.
To apply, please send a full CV, including a publication list and names
and contact information of at least two references, to Dr. Weizhu Ba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43
Email: bao@math.nus.edu.sg
yangyinxtu@xtu.edu.cn
- 摘要
主 题: DD19
This is the second round notice, and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the column of important
date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round.
(http://math.xtu.edu.cn/myphp/math/ddm/ )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s will be held on
August 17-22, 2009 (Arrival day is August 16, 2009) at Zhangjiajie of China. The local host of the conference is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 of Xiangtan University and Hunan Key Laboratory for Computation and Simul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main decomposition is an activ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pling and decoupling strategies in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natural and engineered systems.
Historically, it emerged from the analysis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eginning with the work of Schwarz in 1870. Since the advent of hierarchical distributed memory computers, it has been motivated afresh by considerations of concurrency and locality in a wide variety of large-scale problems,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The current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meetings began in Paris in 1987 and has settled into an 18-month cycle. Meetings have been hosted in Austria, China,
France, Germany, Israel, Italy, Japan, Mexico, Norway, Russia, the UK and the USA(see DDM home page: www.ddm.org for more information).
Contribution to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re encouraged in areas of numerical analysis, computer scienc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he conference includes plenary lectures by leading experts and promising young scientists, participant-initiated minisymposia, contributed talks, and posters.
Technical Themes
Operator-optimized Schwarz preconditioners Operator-optimized Interface (Schur)
preconditioners Schwarz preconditioners for p- & hp-FEMs Saddle-point systems
Dual-primal finite element tearing and interconnection (FETI) algorithms Algebraic
multigrid Eigenanalysis PDE-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Implementations on massively
parallel systems Parallel mesh adaptation Parallel mesh partitioning Space-time
parallelism Grid Computing Circuit simulation Electromagnetics Fluid dynamics
Magnetohydrodynamics Quantum chromodynamics Radiation transport Structural
mechanics Life sciences
Scientific Committee
Petter Bjorstad
University of Bergen
Martin Gande Universite de Geneve
Roland Glowinski University of Houston
Laurence Halpern Universite PARIS 13
Ronald Hoppe University of Augsburg
Hideo Kawarada Ryutsu Keizai University
David Keyes Columbia University
Ralf Kornhuber (Chair)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Yuri Kuznetsov University of Houston
Ulrich Langer University of Linz
Jacques Periaux CIMNE/UPC Barcelona
Alfio Quarteroni 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Zhongci Sh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Olof Widlund New York University
Jinchao Xu Penn State University
Local Organizing Committee
Yanping Che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oude Han Tsinghua University
Qiya H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Yunqing Huang (Chair) Xiangtan University
Shi Shu Xiangtan University
Xuejun X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hao Y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vited Speakers
Randolph E. Ban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Heiko Berninger Freie Universitat Berlin, Germany
Zhangxin (John) Chen University of Calgary,Canada
Maksimilian Dryja Warsaw University, Poland
Weinan E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Yunqing Huang Xiangtan University, China
Caroline Japhet Universite Paris 13, France
Stephane Lanteri Universite de Nice-Sophia Antipolis, France
Jan Mandel University of Colorado, USA
Joe Pasciak Texas A&M University,USA
Jacques Rappaz Institut d'Analyse et Calcul Scientifique, Switzerland
Zhongci Sh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Stefan Turek University of Dortmund, Germany
Gabriel Wittum 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 Germany
Aihui Zho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Important dates
April 30, 2009, The last day for submission of proposal for minisymposium.
May 30, 2009, The last day for submission of abstracts of all talks (including plenary,
invited, minisymposium and contributed talks).
June 15, 2009, The last day for early bird registration of the conference.
July 10, 2009, The last day for reservation for hotels at the conference rate.
August 16, 2009, The arrival day.
August 17- August 22, 2009, Conference.
October 31, 2009, The deadline for submission of the final paper for proceeding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math.xtu.edu.cn/myphp/math/ddm/ or contact
the conference secretary Yin Yang and Zhifang Qiao at icam@xtu.edu.cn or
lcsse@xtu.edu.cn
DDM19 China Secretariat
chaizhao@scichina.org
- 摘要
主 题: Table of Contents of Science in China Ser A: Mathematics 2009 No.2
Factorizations of groups and related topics
Author(s) Bernhard Amberg, Lev Kazarin DOI 10.1007/s11425-009-0024-8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17 - 230
Schreier rewriting beyond the classical setting
Author(s) Yuri Bahturin, Alexander Olshanskii DOI 10.1007/s11425-009-0027-5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31 - 243
Anti-commutative Gr bner-Shirshov basis of a free Lie algebra
Author(s) L. A. Bokut, YuQun Chen, Yu Li DOI 10.1007/s11425-008-0168-y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44 - 253
On finite 2-groups all of whose subgroups are mutually isomorphic
Author(s) Vladimir epuli DOI 10.1007/s11425-009-0006-x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54 - 260
The influence of X-semipermutability of subgroups on the structure of finite groups
Author(s) GuiYun Chen, JinBao Li DOI 10.1007/s11425-009-0019-5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61 - 271
On solubility and supersolubility of some classes of finite groups
Author(s) WenBin Guo, Kar Ping Shum, Alexander N. Skiba DOI
10.1007/s11425-009-0008-8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72 - 286
Residual finiteness of outer automorphism groups of certain 1-relator groups
Author(s) Goansu Kim, C. Y. Tang DOI 10.1007/s11425-008-0151-7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87 - 292
Recognition by spectrum of the groups $$ ^2 D_{2^m + 1} (3) $$
Author(s) A. S. Kondrat’ev DOI 10.1007/s11425-009-0010-1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293 - 300
The influence of s-conditionally permutable subgroups on finite groups
Author(s) BaoJun Li, ZhiRang Zhang DOI 10.1007/s11425-009-0028-4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01 - 310
On periodic groups with prescribed orders of elements
Author(s) Victor Danilovich Mazurov, WuJie Shi DOI 10.1007/s11425-008-0161-5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11 - 317
The Iwasava decomposition and intermediate subgroups of the Steinberg groups over
the field of fractions of a principal ideal ring
Author(s) T. V. Moiseenkova, Ya. N. Nuzhin DOI 10.1007/s11425-009-0026-6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18 - 322
Automorphism groups of some algebras
Author(s) Hong Goo Park, Jeongsig Lee, Seul Hee Choi, XueQing Chen, Ki-Bong
Nam DOI 10.1007/s11425-009-0007-9 Online since January 10, 2009 Page 323 - 328
On U-orthodox semigroups
Author(s) XueMing Ren, YanHui Wang, Kar Ping Shum DOI
10.1007/s11425-009-0025-7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29 - 350
The topology of foliations formed by the generic K-orbits of a subclass of the
indecomposable MD5-groups
Author(s) Le Anh Vu, Duong Quang Hoa DOI 10.1007/s11425-009-0017-7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51 - 360
Orthogonal graphs of characteristic 2 and their automorphisms
Author(s) ZheXian Wan, Kai Zhou DOI 10.1007/s11425-009-0018-6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61 - 380
Connected cubic s-arc-regular Cayley graphs of finite nonabelian simple groups
Author(s) ShangJin Xu, ZhengFei Wu, YunPing Deng DOI 10.1007/s11425-009-0029-3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81 - 388
On Hua-Tuan's conjecture
Author(s) QinHai Zhang, HaiPeng Qu DOI 10.1007/s11425-009-0020-z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89 - 393
Sporadic groups and flag-transitive triplanes
Author(s) ShengLin Zhou, HuiLi Dong DOI 10.1007/s11425-009-0011-0 Online since
March 12, 2009 Page 394 - 400
numer-owner@global-sci.org
- 摘要
主 题: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No. 1, 27 (2009)
http://www.global-sci.org/jcm
Volume 27, Number 1, Janaury 2009
http://www.global-sci.org/jcm/volumes/v27n1/
Review Article:
Carsten Graser and Ralf Kornhuber
Multigrid Methods for Obstacle Problems.
J. Comp. Math., 27 (2009), pp. 1-44.
[An open-access article; the PDF is free to any online user.]
http://www.global-sci.org/jcm/openaccess/v27_1.pdf
Regular Articles:
Xin Wen and Shi Jin
The l1-Stability of a Hamiltonian-Preserving Scheme for the Liouville Equation with
Discontinuous Potentials.
J. Comp. Math., 27 (2009), pp. 45-67.
http://www.global-sci.org/jcm/volumes/v27n1/pdf/271-45.pdf
Wei Gong and Ningning Yan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e for Boundary Control Problems Governed by the Parabol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 Comp. Math., 27 (2009), pp. 68-88.
http://www.global-sci.org/jcm/volumes/v27n1/pdf/271-68.pdf
Linbo Zhang, Tao Cui and Hui Liu
A Set of Symmetric Quadrature Rules on Triangles and Tetrahedra.
J. Comp. Math., 27 (2009), pp. 89-96.
http://www.global-sci.org/jcm/volumes/v27n1/pdf/271-89.pdf
Wenbin Liu, Wei Gong and Ningning Yan
A New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of a State-Constrained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J.
Comp. Math., 27 (2009), pp. 97-114.
http://www.global-sci.org/jcm/volumes/v27n1/pdf/271-97.pdf
lyang@global-sci.com
- 摘要
主 题: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
http://www.global-sci.org/aamm/
Volume 1, Number 1, 2009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index.html
Regular Articles:
H.T. Banks and J.R. Samuels, Jr.
Detection of Arterial Occlusions Using Viscoelastic Wave Propagation.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1-28.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1.pdf
Hilmar Wobker and Stefan Turek
Numerical Studies of Vanka-Type Smoothers in Computational Solid Mechanics.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29-55.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29.pdf
P. Solin and D. Andrs
On Scientific Data and Image Compression Based on Adaptive Higher-Order FEM.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56-68.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56.pdf
Yingxiong Xiao, Shi Shu, Hongmei Zhang and Yuan Ouyang
An Algebraic Multigrid Method for Nearly Incompressible Elasticity Problems in
Two-Dimensions.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69-88.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69.pdf
Y. Y. Zhang, C. M. Wang and V. B. C. Tan
Assessment of Timoshenko Beam Models for Vibrational Behavior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89-106.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89.pdf
Jichun Li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ion for an Interior Penalty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
for Maxwell's Equations in Cold Plasma.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107-124.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107.pdf
Liping Liu, Min Huang, Kewei Yuan and Michal Krizek
Numerical Approximation of a Nonlinear 3D Heat Radiation Problem.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125-139.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125.pdf
D. Lesnic
On the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s for a Two-Dimensional Slowly Rotating Highly
Viscous Fluid Flow.
Adv. Appl. Math. Mech., 1 (2009), pp. 140-150.
http://www.global-sci.org/aamm/volumes/v1n1/pdf/11-140.pdf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