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18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颁予路易 • 卡法雷 (Luis A Caffarelli),以表彰他在偏微分方程上的突破性工作,包括创立一套正则理论,适用于如蒙日−安培方程等非线性方程,及如障碍问题等的自由边界问题,这些工作影响了该领域整个世代的研究。路易 • 卡法雷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教授。
偏微分方程对于大部分数学、物理以至所有科学的很多领域都非常重要。它们用于模拟热流、流体运动、电磁波、量子力学、肥皂泡形状,以及无数其他物理现象。
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方程是可以明确地解答 — 亦即是能够以明确的方式把它们的解严格表示出来 — 但这些情况是非常例外,不是常规的。人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试图证明答案是存在的,并尝试刻划答案的一些特性。
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它描述黏稠流体的运动。在给予适当的初始条件下,我们不知道是否必定有永远保持良好表现的解,抑或奇点必然出现。以图像化方式来解说,如果搅动一桶水,那么一星期后会否有爆破的危险?大概不会,但没有人知道如何证明这一点,这是数学界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虽然不知道如何解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但可以找到所谓的「弱解」,它们是满足方程式的抽像体,但在某程度上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解。如果可以证明这些解是「正则」的,那么纳维−斯托克斯问题就可以解决。卡法雷、科恩和尼伦伯格所获得的着名结果迄今最接近这个目标:它表明除了一个奇点集合之外,弱解是存在的,是正则的,而且这个奇点集合在精确的数学意义上必须非常小。
卡法雷在另一个领域建立出一个全新而又非常有影响力的理论,就是障碍问题。人们想知道一片具有特定边界的弹性膜放在某些障碍物上所取的形状。这形状必然将能量减到最低,但重要的问题是这类解的良好或「正则」程度。就像在偏微分方程中所有重要问题一样,这个障碍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包括在多孔介质中的流体过滤和金融数学。
一般来讲,因为不会常有解决偏微分方程的显式公式,所以对其特性的分析非常困难,并取决于极其精密的估计。卡法雷是这方面的高手,经常提出一些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论证方法。他继续在这方面的最前线工作,他自己的工作和他的博士生的研究工作都对该领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他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些已经成为非常杰出的数学家。某种程度上,能够开创一个重要领域的数学家已经不多,但他却连二接三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些领域活力十足,历久常新。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
(译自英文原稿)
2018年5月14日 香港
Hao Wu
- 摘要
为了促进工业与应用数学领域的青年学生培养,为青年学生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锻炼机会,激励青年学生做出优秀的科研工作,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决定联合组织“第二届CSIAM学生论坛”和 “第二届CSIAM学生论文奖”。论坛、评奖和颁奖活动将于CSIAM 2018年会(2018年9月14日至16日在成都召开)期间举行,具体事项如下:
一、报名要求及方式
1、申请参加论坛或申报论文奖的内容需要与工业与应用数学相关;
2、申请人应为全日制在读学生;
3、申请人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a)单独在“CSIAM学生论坛”上作报告;
b)单独申请“CSIAM学生论文奖”;
c)同时申请作论坛报告及学生论文奖。
4、申请人可以自由申请,也可以由专家推荐申请,推荐专家包括但不限于CSIAM理事会成员、CSIAM教育工作委员会成员和CSIAM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
5、申请人需在2018年8月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将《申请表》提交组织委员会。
6、申请人申请CSIAM学生论文奖,需同时提交《知情同意书》和报奖论文电子版(一篇)。
二、活动说明
1、CSIAM教育工作委员会和CSIAM青年工作委员会将组成工作小组,对所有申请参与论坛及申报论文奖的材料进行审核;
2、审核通过后的名单将会在会议网站公布,邀请函将于2018年8月15日之前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出;
3、CSIAM学生论坛的报告时间为15分钟;
4、申报“CSIAM学生论文奖”的同学,应自行制作海报(规格须为长1189mm、宽841mm,可参考附件LaTeX标准模板),携带至会场指定地点张贴;
5、CSIAM学生论坛开幕式期间,计划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致辞并做报告。
三、“CSIAM学生论文奖”评奖及颁奖
1、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负责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在海报展示期间与学生交流讨论;
2、每位评审小组成员将会根据海报质量和学生现场表现,投票选出获奖者,投票结果报CSIAM理事长审批;
3、获奖论文不超过参评论文的15%,且总数不超过10篇。
4、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将以获奖证书和奖品表彰获奖者;
5、评选结果将于CSIAM 2018年会闭幕式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
四、活动组织委员会(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主席:莫则尧,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杨顶辉,清华大学
成员:方奇志,中国海洋大学
范更华,福州大学
黄忠亿,清华大学
黄廷祝,电子科技大学
刘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陆立强,复旦大学
吕金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鲁习文,华东理工大学
吕锡亮,武汉大学
马坚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聂玉峰,西北工业大学
齐洪胜,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盛志强,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王亚光,上海交通大学
王光辉,山东大学
吴昊,清华大学
苑立平,河北师范大学
张磊,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郑伟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朱春钢,大连理工大学
五、报名联系人
吴昊,Email:hwu@tsinghua.edu.cn;手机:135 8159 7718
刘歆,Email:liuxin@lsec.cc.ac.cn;手机:138 1000 2122
盛志强,Email:szqdxy@163.com;手机:133 6612 3253
六、表格和模板下载
请见网页:http://csiam2018.csp.escience.cn/dct/page/65584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2018年1月15日
- 摘要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专委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几何与图形计算实验室承办的计算机图形学与混合现实前沿研讨会(GAMES 2018),于2018年5月5日-6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的大会主席为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学术主席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组织主席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举勇副教授。会议由虹软公司独家赞助。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计算机图形学、混合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会议邀请了7位专家做综述进展报告:浙江大学鲍虎军教授在题为“走向融合的混合现实和人工智能”的报告中,宏观地展现了混合现实与人工智能这两大前沿研究方向相互支撑、逐渐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他们正在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探讨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北京大学/山东大学陈宝权教授在题为“基于感知的计算机图形”的报告中,从“未来的图形越来越来源于感知”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也越来越自然的延伸和扩展到对图形的感知”两方面梳理近年来图形学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微软亚洲研究院童欣研究员在题为“室内三维场景的理解与建模”的报告中,将近年来有关三维建模的研究工作作了详实的梳理和综述,并对该领域挑战、问题和趋势进行总结和讨论。
51VR公司CTO王立峰博士在题为“无人驾驶图形仿真平台”的报告中,从无人驾驶的关键三部分-感知、决策及控制-讲述了计算机图形学在此可以发挥的关键作用,而VR、AR作为辅助手段也在其中具有广泛的商业前景。虹软公司CTO王进博士在题为“基于混合摄像头的感知和表达”的报告中,就人物感知、深度恢复、对象识别、混合绘制等方向的前沿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与展望。深圳大学胡瑞珍博士在题为“基于功能表示和应用的三维形状分析”的报告中,对近些年在三维物体和场景功能性分析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列举了功能性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讨论了三维物体功能性分析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潜在的未来研究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孝明博士在题为“几何映射计算理论与应用”的报告中,从几何映射的基本知识开始,分析求解高质量映射的难点,介绍典型的解决思路、常见的技术方案。此外,还有来自全国九所不同学校和研究所的13位讲者做了最新成果汇报,报告了刚被录用的Siggraph 2018论文。还有五家企业在大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最新产品,包括虹软(杭州)多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媒体技术实验室、腾讯优图实验室、商汤科技、大象云等。
由陈宝权教授主持的“图形学的新使命”圆桌论坛中,鲍虎军教授、童欣博士、王立峰博士、王进博士、刘利刚教授就当前计算机图形学、混合现实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激烈而睿智的对话与交流。与会人员也纷纷踊跃发言,提出各种问题及阐述各自观点,与论坛讲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的260多位教师、企业员工及学生参加了研讨会。由于会场容量有限,本次研讨会也通过GAMES在线直播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通过在线直播参与研讨会的人数最高达到1000多人。在短短的一天半的研讨会中,与会人员就计算机图形学混合现实和人工智能方面积极交流,大家互相交流讨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
研讨会主页:http://2018.games-cn.org
- 摘要
2018年5月5-6日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隆重举办“2018年量子代数与表示研讨会”。5日上午会议在乐乎新楼大学厅开幕。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主任王卿文教授、专家景乃桓、郜云教授,以及来自加拿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专家、学者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郜云教授主持。王卿文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上海大学数学系对参加研讨会的专家、领导、来宾以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情况。
接下来,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共有16场大会报告,包括来自四川大学的彭联刚教授、厦门大学的谭绍斌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的胡峻教授、加拿大劳瑞尔大学的赵开明教授在内的国内外著名学者报告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李代数、量子代数、顶点代数以及表示论领域前沿课题,与会者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6日下午会议闭幕,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研讨会是2017年量子代数与表示研讨会的继续和延伸,是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代数研究团队又一次组织的高水平学术活动。
- 摘要
双创新动能,引领新跨越。6月22-24日, 2018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将在广州盛大举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油助力!
创交会作为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全链条的第一平台,全力支持中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为创新团队提供“永不落幕”的对接平台。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科技创新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问题。举办创交会是广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实践,也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举措。广州,突破核心技术,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正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国字号交易会释放引力波
一年前,经国家批准,创交会正式落户广州,成为国家级交易会。透过创交会这一扇窗,世界感受到广州双创的活力、中国新经济的澎湃动力。2017创交会展出了超过1300项科技创新成果,全年共促成16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63个项目已实现转化落地,交易金额达628584万元。
历经两届的沉淀,2018创交会再出发。据了解,2018创交会以“双创新动能,引领新跨越”为主题,由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大会依托各主办单位在创新创业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广州“千年商都”、“创新热土”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展示交易为手段,以落地转化为目标,以全方位服务为特色,促成国内外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互动,实现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促进技术成果向产业应用顺利转化。
2018创交会计划展出面积约2万平方米,组织约20个创新创业专区,展示产品、项目超千余项,汇聚美国、德国、韩国、芬兰、挪威、以色列等国内外创新创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重要资源,让这些双创要素在广州全球化的高效流动和融合,成为新技术和新产业落地、成长的沃土。让创交会成为一个联通世界、吸附全球创新资源的“主战场”,更成为中国自我展示的窗口,也是各国加强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好戏连台放眼全球构建价值链
嵌入全国创新链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创新创业须有国家高度、国际视野。这意味着,创新创业必须站上国家高台,搭上国际快车。2018创交会汇集了国外、港澳台地区、国内各省市,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创新创业项目、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交易链”上全资源进行展示交易,构筑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国际化创新创业新载体。
同时,2018创交会力求推动技术项目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和成果转化,形成品牌展会,主体活动包括启动仪式、展览展示、接转活动、论坛沙龙、双创盛典、路演推介、双创大赛、创新产品发布,以及同期举办的中国孵化器50强、华南产业园20强评选等活动。
2017创交会展览展示好戏连台,包括由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景驰等企业组成的汽车技术创新品牌展区,猪八戒、京东方等组成的创新开放平台展区,广州国际生物岛、优维生物、LIVALL等组成的智能健康与生物医药展区,并邀请了两院院士、千人专家团队参与高端人才成果展区,国内知名外风投机构投后团队参与“未来独角兽”展区。此外大会还将设置AIworld人工智能展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展区、VR/AR专区、机器人专区、国际创新创业展区等。
据主办方介绍,2018创交会将组织约20场论坛及赛事,结合主题演讲、专题报告、圆桌讨论、院士讲座、专家对话、创始人自述等多种形式,让观众能从多维度了解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其中,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启动仪式暨未来科技峰会将邀请中国科协、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九三学社中央、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等领导出席。分论坛将围绕智慧出行、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数字经济、孵化器及人才管理、创新服务等主题设置2018风投圆桌峰会、汽车科技创新论坛、You’re the Next:创始人演讲等分论坛。此外,由国际数据集团(IDG)主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开发创意大赛全球总决赛将继续落地创交会,汇集中国、美国、韩国、挪威、芬兰等国家和地区优秀创业团队同场进行路演比拼。
当科技创新邂逅市场经济,当千年商都遇上创交会,2018创交会将会展示哪些燃爆的核心技术惊艳亮相,双创的下一个风口将在哪些领域,中国孵化器50强、产业园20强将花落谁家,达成交易是否再创历史新高,使得2018创交会将带给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更进一步,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2018创交会必将更深入促进广州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引领珠三角转型升级、加快国家突破核心技术、助力驱动创新发展。
大数据每日评论
- 摘要
寒武纪在上海举办 2018 产品发布会,创始人陈天石重磅发布了新一代云端 AI 芯片 ——Cambricon MLU100 云端智能芯片和板卡产品、寒武纪 1M 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寒武纪最新两款产品的发布,也意味着寒武纪成为中国首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公司。
最新发布的寒武纪1M是公司的第三代IP产品,是业界第一款支持本地终端处理的IP产品。在TSMC 7nm工艺下8位运算的效能比达5Tops/watt (每瓦5万亿次运算),提供三种规模的处理器核(2Tops/4Tops/8Tops)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量级的智能处理需求,并可通过多核互联进一步提高性能。其具有非常好的通用性,而且不以性能功耗比的牺牲为代价。
本次发布的首款云端AI处理器---“MLU100”——这正是寒武纪科技在2017年底预告的其中一款云端高性能智能处理器,支持服务器端的推理和训练需求,尤其是侧重推理,另有一款MLU200偏重训练。在发布会现场,陈天石称MLU100的功耗仅为是英伟达同类产品的几分之一,将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区别之前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寒武纪科技特意将云端芯片命名为机器学习处理器(MLU),意在强调其云端处理器不再局限于深度学习加速,而是扩展到整个机器学习加速,同时搭建一整套生态。
同时,联想、中科曙光等作为寒武纪的合作伙伴也发布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产品。联想在发布会上宣布了国内首款搭载寒武纪 MLU100 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平台 Thinksystem SR 650全新发布,实现服务器平台系统,智能卡,应用三方协作调优,共同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市场。
中科曙光则发布了全新PHANERON系列,即全球首款基于寒武纪MLU的云端服务器。中科曙光称,公司正在考虑从传统高性能厂商转型为先进计算的集大成者,其中就必须有强大的“中国芯”,寒武纪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次发布会的产品对于提升云端和服务器端的 AI 计算效能有深远影响,而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就是超级计算机。计算核心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发展超算(超级计算机)的基础,从龙芯到申威,这些标准化 CPU 核的推动,成了中国超算领域中的根基,并持续茁壮成长,然而中国还缺了关键的一块。
近几年来,由于 AI 计算的议题火热,中国超算也把 AI 当作重点推动的功能,但过去中国专注于自有 CPU 核的发展,对 AI 计算方面,还是只能依靠英伟达 GPU 等外来核心才有办法实现。
当然,这对于中国计算技术的自主化是一个相当大的讽刺,若核心计算功能块被握在国外厂商手中,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成独立自主的目标。
因此,在 AI 计算领域,寒武纪就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完全自有,可通用的平台化AI计算架构,完全契合了中国的计算核心发展需求,也更重要的是,在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的同时,中国产业方才领悟整个半导体产业链是有多脆弱不堪,更赋予寒武纪这次发布的新核心不同的时代意义。
早在 2017 年底,寒武纪首次举办的发布会中,就已经把所有的产品布局和线路公诸于世,重点围绕终端和云端两条产品线。而这次特地把针对云端AI计算的MLU100及MLU200 最终版本拿出来向全球宣告,往后中国超算中的 AI 计算也将成为整个中国芯布局的一部分,彻底摆脱对外来计算架构的倚赖。
01中超预算发展火热 性能水平超越世界标准
中国在超算领域方面的技术在过去数年一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根据2017年11月13日、半年发布一次的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榜单,中国超级计算机又毫无意外地占据了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中,“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再次领跑,连续第四次分列冠亚军,其浮点运算速度分别为每秒 9.3 亿亿次和每秒3.39亿亿次。
而在中国队崛起的同时,美国的超算排名则不那么乐观,其上榜数量已经来到了25年来的新低,双方的超算500强比例为202:143。
而登上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位于无锡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不同于普通计算机的小巧体积,每一个超级计算机都是一个“巨无霸”,以“神威·太湖之光”为例,其占地接近1000平方米,由40个比家用冰箱体积还大的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组成。而在每个机柜内部,一共有1024块“申威26010”高性能处理器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服务,而整个超级计算机的处理器数量则超过了40960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 “神威·太湖之光”的持续计算性能为每秒9.3亿亿次,但其系统峰值性能却达到了每秒12.5亿亿次,是世界首台峰值运算速度超过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换算下来,其1分钟的运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0多亿人使用计算器32年的计算量,即便和普通PC机相比,其计算性能也要超过200万倍。
当然,“神威·太湖之光”的亮点不仅在于其惊人的计算能力,国产“申威 26010”高性能处理器的使用也特别引人注意,尤其是在中美之间围绕芯片问题你来我往的难解难分之际,这款芯片就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根据了解,“申威 26010”采用了片上融合的异构众核体系结构,在25平方厘米的面积上集成了260个运算核心、数十亿晶体管,计算能力达到了每秒3万亿次。其指令集和配套软件生态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申威 26010”的设计概念与xeon phi协处理器卡极为类似,只是intel这样一块计算卡只有区区60个核心,而且不能独立工作,还需要另外购买一个独立的xeon主机作为管理处理器使用。
而“申威 26010”处理器集成了管理处理器,可以独立工作,并且单个处理器卡拥有高达520个处理器核心。
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申威 26010”都代表了国产超算核心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顶尖地位。
自运营的一年多以来,“神威·太湖之光”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50%,应用领域涉及天气气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19个方面,共计完成200多万项作业任务,平均每天完成近7000项。例如核聚变发电的理论和实验模拟、C919 大飞机的飞行状态的模拟和天宫系列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模拟都有“神威·太湖之光”的身影。
不过神威主要还是作为国防用途,与之互补的天河就比较偏一般商用超算,虽在效能上略微落后神威,但是在架构方面同样有著相当优秀的自有核心技术,其基础的算力来源,也就是号称中国计算加速卡China Accelerator的Matrix2000。
Matrix2000主要规格为16核设计的通用型DSP设计,最大可达到2.4T/s的浮点性能输出,虽略少于英特尔Knight Landing的3T/s,但对于白手起家的中国来说,已经相当不易,而且功耗比现有的Xeon Phi少了100W,从Matrix2000的设计规格上看,至少在能耗均衡性是个相当大的优势。
02中国超算是最早发展自有核心的产业之一
中国过去发展超算技术,其实还是基于欧美的计算核心基础,这些架构包括英特尔、超微的CPU,来自超微以及英伟达的 GPU 核心,和来自赛灵思与 Altera 的 FPGA 架构。虽说中国过去在超算技术成功突破特定架构的物理规模限制,实现远超过外国的超算性能表现,但这些成果都是基于欧美的计算架构,以及相关的核心,并非完全自有,如果哪天关键元件被欧美限制出口,那么这些算力的表现都是无法延续的,也无法为中国供应链创造真正的价值。
也因此,超算领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中国芯计划实现者之一,中国在超算技术方面不仅在性能表现方面真正实现弯道超车,而且具备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
中国超算核心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主要还是通过基于通用核心的发展而来,从早期的龙芯架构,以及后来的申威技术,都是基于过去曾经在业界被认可的标准计算架构。
DT君以申威为例探讨自有超算架构的来源,“申威 26010”其实属于Alpha阵营,指令集也是基于Alpha进行扩展。但与龙芯指令集走现有 MIPS 兼容路线不同,申威的技术来源是于DEC的Alpha 21164。
DEC 的技术实力很强,Alpha 性能更是惊艳,AMD就曾经购买了Alpha 21264的技术资料,挖走了部分DEC的技术人员后,开发出自己的K7微结构。
虽然DEC的技术实力远比同时期的竞争对手强,但因为商业模式不如人,最终导致失败的结局,Alpha 也被几经转手,先被康柏收购,后被惠普雪藏。目前Alpha已经被束之高阁,指令集和微结构都已经不再更新,技术专利大多已过期。
但申威却很好的重新利用了这个被世人抛弃的架构,成为目前Alpha阵营中仅存的硕果,经过中国技术研发人员的钻研改造,Alpha 已经成功脱胎换骨,成为中国超算体系中难得一见的纯种中国芯。
03满足了CPU的自主化 AI计算的空白就由寒武纪来填补
申威的发展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当经典的案例,也代表中国是有能力、也有意愿打造出属于自有的计算核心与生态,不过对读者来说,申威并非完全从零开始的自有研发,而是基于过去被淘汰计算架构的基础之上的再研发,虽是中国芯,但又不是那么根正苗红。
而且申威作为 CPU 核心,对于现代 AI 计算所需要的训练与推理在计算效率上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发挥,因此仍需要传统 GPU 或 FPGA 等 AI 专用计算架构来搭配,而这些都是外来架构。
寒武纪不仅是非常纯粹的中国科技产物,从核心指令集、架构、软件生态,都是自有知识产权,而更重要的是,它针对了时下最流行的 AI 计算优化,很好解决了中国芯在相关领域遇到的计算瓶颈。
其不论是计算核心的设计,以及算法应用的发展上,都是基于原创的技术推动,虽然概念上参考自2010年ISCA大会上 Temam 教授所发布的“The Rebirth of Neural Networks”主题演说中所提到机器学习加速器的概念,但寒武纪陈氏兄弟随后在2012年与Temam教授共同发展出第一代加速设计,并命名为Diannao项目。
Diannao 项目的核心实际上就是提出了一系列定制的AI加速器的设计方案。包括第一个最原始的加速器概念 Diannao,第二个加速器 DaDiannao,基本上就是Diannao的多片版本,通过多片设计,可以将较大的模型维持在片上缓存中。
第三个加速器 ShiDiannao,则是将AI加速器与传感器直连,从而减少内存通讯的开销,第四个加速器PuDiannao则将加速器从只支持特定神经网络扩宽到支持多种常规机器学习算法,也是后来寒武纪发展 AI 加速器的最关键核心逻辑:通用平台的设计概念的主要来源。
PuDiannao也是Diannao项目的最后一个工作。 随后,陈氏兄弟就提出了Cambricon指令集的思想,试图在更为泛化的层面来完成 AI 加速器的设计。与前面几个架构比较之下,Cambricon里试图针对 AI 算法,提取出更为细粒度,泛化性更强的建构基础,在更具原子性的基础上完成硬件结构设计,从而提升了加速器的通用性。
Cambricon 核心里所有的指令都是 64-bit 的长度,这也算是 RISC 设计思想的体现,可以有效简化指令解码器的负担,有助于减少功耗和芯片面积。指令集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计算类/逻辑类/控制类/数据存取类。这也和一般常见的通用计算CPU指令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如此设计,也注定其要走向大市场,走平台方案发展的路线。
后来陈氏兄弟甚至将其架构设计转化为可对外授权的IP,并发展出相关商业模式,在国内清一色开自有芯片的风潮下显得特立独行,将目标瞄准更高层的市场,意图成为整个AI计算加速产业的共主。
目前,寒武纪的 IP 授权已经有包含海思在内几家厂商采用,其性能表现也要优于诸如苹果内建的NPU,以及高通所采用的DSP架构,可以说为AI加速方案的发展立下标竿。
而此次发布的MLU100及MLU200则可说是完全针对云端AI计算的需求而推出,二者都基于TSMC16nm工艺打造,以PCIE板卡形式呈现,这是寒武纪推出的云端市场的专用产品。
这两颗芯片都同时支持推理和训练,其中MLU100偏重推理,将面向数据中心和中小型服务器,而MLU200偏重训练,将面向企业级人工智能研发中心。而随着这两个全新架构的推出,寒武纪也宣示通过其与中科曙光的合作,正式在国家级超算计算中推动真正自有的AI计算核心,而不是像过去必须依靠外来架构。
- 摘要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职教发展特色鲜明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现有工学、人文和管理等三大主要学科门类,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学和机械工程等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等2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现有教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22个二级学科方向,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有“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13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现有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等4个校区。
学院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训精神,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为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师范大学,学校现以优厚的待遇面向海内外诚招百名教授和优秀博士。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
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含暂缓就业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人事关系代理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和其他符合应聘条件人员。
二、招聘基本条件
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 热爱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具有优良的学风和高尚的师德。
4. 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报考岗位所需的专业或者技能条件。
5. 身体健康,符合工作岗位要求。
6. 符合广州市户口迁入有关规定。
7. 应聘教授岗位人员须具有正高职称,年龄在50周岁以下;应聘博士岗位人员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应届毕业生不受年龄限制)。
8. 具备报考岗位所需其他条件。
具体详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招聘百名教授博士岗位表》(附件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应聘:
1. 受行政处分未满5年或其它行政处分正在处分期内的。
2. 曾因超生被有关单位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从该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未满5年的。
3. 近两年内,在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考试、体检或考察中存在违纪行为的。
4. 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或者刑事处罚期限未满的人员。
5.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不得应聘的情形。
三、薪酬待遇
聘用人员为事业编制,执行国家政策规定的薪酬待遇,按学校相关规定为引进人员安排过渡房。
获批“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者、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者,省财政给予每人50万生活补贴。
获批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聘期内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岗位津贴,学校科研配套经费50-150万。获批青年珠江学者,聘期内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8万岗位津贴,学校科研配套经费30-100万。
获批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学校配套同等额度项目经费。
获批其他国家和广东省人才项目者,全额享受项目资助经费,学校给予相应奖励。
博士引进待遇为住房补贴(含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11-35万元,业绩特别突出者可在上述基础上从优。
教授引进待遇面议,住房补贴(含安家费)最高可达100万。
四、报名
(一)报名时间
1. 博士岗位报名时间
第一批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30日
第二批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8月30日
第三批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10月30日
2.教授岗位报名时间不受以上限制,2018年全年接受报名。
(二)报名方式
1. 采用电子邮件报名,不设现场报名。应聘人员填写《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应聘人员信息表》(附件2),并将信息表电子版发至电子邮箱gszpwgszpw@163.com,务必按如下格式规范填写邮件主题:
姓名+应聘批次+岗位代码+联系电话+毕业院校+所学专业。
2. 提交个人应聘纸质材料,务必于报名批次截止时间前采用邮政特快专递EMS寄达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需按照信息表填写的内容提供应聘材料,主要包括: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应聘人员信息表(一式两份);
(2)个人简历;
(3)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从最初学历起提供)、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实践)经历证明(含劳动合同和社保缴费证明)、近五年科研成果证明(含论文及检索证明、著作、科研项目和专利等)、获奖证明、外语水平等级证书、成绩单、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暂缓就业协议书及招聘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复印件(凡未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视为信息表所填内容无效)。
邮寄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人事科(办公楼3楼311室)
邮政编码:510665
联系人:刘老师、姚老师
联系电话:(020)38256619
学校人事处在指定报名时间内收到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表电子版和个人应聘纸质材料,视为报名成功。未按报名要求提交材料者,视为报名不成功。
(三)注意事项
1. 应聘人员在招聘公告规定的时间内登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网页(http://rsc.gpnu.edu.cn/),
详细了解招聘岗位及有关条件,每人每批次限报一个岗位。
2. 报名者要保证所填报资料的真实性,如因个人填报信息失实,或不符合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而被取消应聘资格的,由报名者本人负责。报名时与考试时使用的照片应保持一致。
3. 第一批报名的应届毕业生应在2018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落款时间为准),第二、三批报名的应届毕业生应在2018年12月3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落款时间为准),其他报考人员须于报名批次截止时间前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以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落款时间为准),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最迟在考察前取得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及有关证明材料方可报考。
4. 在国有单位工作的正式员工报名,须征得工作单位同意,并最迟在考察前出具工作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
5. 落实回避规定要求,凡与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拟制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的秘书、人事、财务、纪检监察岗位,以及与该领导人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岗位。
6. 应聘教授岗位人员报名成功后不纳入以下招聘程序,按学校引进教授相关程序组织实施。
(四)报名资格审查
1. 资格初审
报名工作结束后,按照招聘岗位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初审并择优筛选。列入专业能力测试人员名单将于报名工作结束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网页公布,请应聘人员届时登录查看,不再另行通知。
2. 资格复审
各二级用人单位组织完成专业能力测试后,学校对拟参加综合面试人员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不通过人员不予列入综合面试。列入综合面试人员名单将于专业能力测试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网页公布,请应聘人员届时登录查看,不再另行通知。
五、考试
考试分为专业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能力测试
主要考查应聘者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专业相关性等。具体测试安排由学校各二级用人单位通知列入专业能力测试人员。各二级用人单位成立专业能力测试小组负责测试评审工作,专业能力测试小组在考生测试完毕后当场评分、统分,并向考生宣布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专业能力测试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80分为合格分数线。如同一岗位考生的专业能力测试成绩相同的,视为并列名次。在成绩合格者中,各岗位按招聘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列入综合面试人选。如果入围人数达不到1:2的,按照实际符合综合面试条件的人数进行。
第二阶段: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综合面试的具体安排将于专业能力测试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网页公布。学校成立综合面试评委小组负责面试评审工作,综合面试评委小组在考生面试完毕后当场评分、统分,并向考生宣布综合面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80分为合格分数线。综合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考试总成绩=专业能力测试成绩*50%+综合面试成绩*50%。
考试总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考试总成绩在综合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如同一岗位考生的考试总成绩相同的,则按照专业能力测试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如专业能力测试成绩仍然相同的,按综合面试主评委给分高低顺序确定名次。
六、体检
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每个招聘岗位按1:1比例确定体检人员。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发〔2010〕382号)规定执行。
列入体检人员须在指定时间参加体检,未按要求参加体检者视为自动放弃。
七、考察
体检合格者进入考察程序。考察工作参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粤人社发〔2010〕276号)有关要求组织实施。
八、公示和聘用
应聘人员经考试、体检、考察、院长办公会议审议等程序通过后可确定为拟聘人员。拟聘人员名单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网页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的,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拟聘人员原则上须在公示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提交齐备办理入职手续材料,逾期未按规定提交齐备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
九、有关问题的说明
1. 本公告未尽事宜参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关于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15号)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广师院〔2018〕59号)相关规定执行。
2. 应聘人员应遵守招聘纪律,应聘时提供的所有材料必须全面、真实、准确,且与在《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应聘人员信息表》中填写的内容一致,如有弄虚作假、隐瞒个人情况、师德师风不端等不良行为,一经查实,一律取消考试资格和成绩,已签订的聘用合同或协议无效。
3. 关于递补的说明
如因体检不合格、考察不合格、院长办公会议审议未通过、公示结果影响或个人放弃聘用出现招聘岗位空缺的,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递补。如决定递补,则在同岗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中按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进行等额递补,并按规定对递补者进行体检、考察、院长办公会议审议、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4. 本公告及岗位表提及的“以上”、“以下”均包含本数。
5. 年龄的计算
年龄按周岁计算,精确到日,年龄界限计算至每批次报名截止之日。
十、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0-38256619(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
监督投诉电话:020-3825661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纪委监察处)
本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政策、规定发生调整,按新规定、政策执行。
本公告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解释。
- 摘要
中国研究人员制备出大规模光量子芯片,并成功进行了一种重要的模拟量子计算演示。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通过“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出节点数达49×49的光量子计算芯片。论文通讯作者金贤敏对新华社记者说,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光量子计算芯片。
研究人员利用这个芯片演示了模拟量子计算的一种算法内核“量子随机行走”。金贤敏说,当这种量子演化体系制备得足够大且可灵活设计其结构时,可以实现多种算法和计算任务,表现远优于传统计算机。
近年来,关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的新闻屡屡见于报端,IBM(国际商用机器)、谷歌和英特尔等公司竞相宣告实现了更高的量子比特数纪录,但几十个甚至更多的量子比特数,若无法全互连、精度不够且难以纠错,通用量子计算依然难以实现。
金贤敏说,模拟量子计算不同于通用量子计算,可直接构建量子系统,无需像通用量子计算那样依赖复杂的量子纠错,一旦能够制备和控制的量子物理系统达到新尺度,将可直接用于探索新物理和在特定问题上推进远超传统计算机的绝对计算能力。
乔中华
- 摘要
香港数学会年会将于2018年5月26日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
Date: 26 May 2018 (Saturday)
Time: 9:30am- 5:45pm
Venu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ityU)
HKMS Distinguished Lecture by Ngaiming Mok (9:30am-10:30am), Lecture Theatre LT-3, CityU
HKMS Plenary Lecture by Defeng Sun (10:50am-11:40am), Lecture Theatre LT-3, CityU
HKMS Plenary Lecture by Huai-Liang Chang (2:00pm-2:50pm), Lecture Theatre LT-3, CityU
All are welcome!
计算数学
- 摘要
117 前言 --- 武海军
2018 Vol. 40 (2): 117-118
119 高波数波动问题的多水平方法 --- 卢培培, 许学军
2018 Vol. 40 (2): 119-134
135 Helmholtz问题的Robin型区域分解法 --- 刘勇翔, 许学军
2018 Vol. 40 (2): 135-148
149 高波数问题的超收敛性 --- 杜宇
2018 Vol. 40 (2): 149-170
171 Helmholtz方程有限差分方法概述 --- 王坤, 张扬, 郭瑞
2018 Vol. 40 (2): 171-190
191 高波数Helmholtz方程的有限元方法和连续内罚有限元方法 --- 武海军
2018 Vol. 40 (2): 191-213
214 薛定谔方程的整体几何光学近似 --- 郑春雄
2018 Vol. 40 (2): 214-226
Springer
- 摘要
In this issue
A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he Inexact Simplified Jacobi–Davidson Algorithm for Polynomial Eigenvalue Problems
Tao Zhao
A Periodic qd-Type Reduction for Computing Eigenvalues of Structured Matrix Products to High Relative Accuracy
Rong Huang
Insights on Aliasing Driven Instabilities for Advection Equations with Application to Gauss–Lobatto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s
Juan Manzanero, Gonzalo Rubio, Esteban Ferrer, Eusebio Valero & David A. Kopriva
Higher-Order Adaptiv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or Fully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Brittany Froese Hamfeldt & Tiago Salvador
Numerical Method for Solving the Time-Fractional Dual-Phase-Lagging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with the Temperature-Jump Boundary Condition
Cui-cui Ji, Weizhong Dai & Zhi-zhong Sun
A Fast Algorithm for the Moments of Bingham Distribution
Yixiang Luo, Jie Xu & Pingwen Zhang
Ordered Line Integral Methods for Computing the Quasi-Potential
Daisy Dahiya & Maria Cameron
Interior Penalties for Summation-by-Parts Discretizations of Linear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ianfeng Yan, Jared Crean & Jason E. Hicken
A Multi-Level Mixed Element Method for the Eigenvalue Problem of Biharmonic Equation
Shuo Zhang, Yingxia Xi & Xia Ji
A Parallel Partition of Unity Scheme Based on Two-Grid Discretizations for the Navier–Stokes Problem
Guangzhi Du & Liyun Zuo
A Lagrangian Scheme for the Solution of Nonlinear Diffusion Equations Using Moving Simplex Meshes
José A. Carrillo, Bertram Düring, Daniel Matthes & David S. McCormick
On an New Algorithm for Function Approximation with Full Accuracy in the Presence of Discontinuities
Based on the Immersed Interface Method
Sergio Amat, Zhilin Li & Juan Ruiz
A Fast Algorithm for Deconvolution and Poisson Noise Removal
Xiongjun Zhang, Michael K. Ng & Minru Bai
Radial Basis Function Methods for the Rosenau Equation and Other Higher Order PDEs
Ali Safdari-Vaighani, Elisabeth Larsson & Alfa Heryudono
Computations of Optimal Transport Distance with Fisher Information Regularization
Wuchen Li, Penghang Yin & Stanley Osher
Unbalanced and Partial $$L_1$$ L1 Monge–Kantorovich Problem: A Scalable Parallel First-Order Method
Ernest K. Ryu, Wuchen Li, Penghang Yin & Stanley Osher
A Computational Global Tangential Krylov Subspace Method for Model Reduction of Large-Scale MIMO Dynamical Systems
A. H. Bentbib, K. Jbilou & Y. Kaouane
A Fast Preconditioned Penalty Method for American Options Pricing Under Regime-Switching Tempered Fractional Diffusion Models
Siu-Long Lei, Wenfei Wang, Xu Chen & Deng Ding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Iterative Lapla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the Coupled PDEs from Regime-Switching Option Pricing
Jingtang Ma & Zhiqiang Zhou
A Sixth-Order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Schemes Based on Exponential Polynomials for Hamilton–Jacobi Equations
Youngsoo Ha, Chang Ho Kim, Hyoseon Yang & Jungho Yoon
Frozen Gaussian Approximation-Based Artificial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One-Dimensional Nonlinear Schrödinger
Equation in the Semiclassical Regime
Ricardo Delgadillo, Xu Yang & Jiwei Zhang
A Regular Integral Equation Formalism for Solving the Standard Boussinesq’s Equations for Variable Water Depth
T. S. Jang
The Linear Barycentric Rational Method for a Class of Delay 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Ali Abdi, Jean–Paul Berrut & Seyyed Ahmad Hosseini
Exact Simulation of the Jump Times of a Class of Piecewise Deterministic Markov Processes
Vincent Lemaire, Michèle Thieullen & Nicolas Thomas
Technical Note
An Improved Third-Order WENO-Z Scheme
Weizheng Xu & Weiguo Wu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 摘要
An algorithm for computing the factor ring of an ideal in a Dedekind domain with finite rank
Dandan Huang, Yingpu De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783
Deformations and generalized derivations of Hom-Lie conformal algebras
Jun Zhao, Lamei Yuan, Liangyun Chen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797
Co-Poisson structures on polynomial Hopf algebras
Qi Lou, Quanshui Wu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13
On structure of cluster algebras of geometric type I: In view of sub-seeds and seed homomorphisms
Min Huang, Fang Li, Yichao Ya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31
Classification of certain qualitative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for the quasi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s
Yan Li, Zhengce Zhang, Liping Zhu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55
Topological entropy of sets of generic points for actions of amenable groups
Dongmei Zheng, Ercai Chen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69
Asymptotic bm$T_u$-Toeplitznes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on bm$H^2$
Sungeun Ju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81
Conformally flat Lorentzian hypersurfaces in bm$\mathbb{R}^{4}_{1}$with three distinct principal curvatures
Xiaozhen Wang, Changping Wang, Zhenxiao Xie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897
Stability of unduloid bridges with free boundary in a Euclidean slab
Haizhong Li, Yukai Xia, Changwei Xio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917
Complete bounded bm$\lambda$-hypersurfaces in the weighted volume-preserving mean curvature flow
Yecheng Zhu, Yi Fang, Qing Chen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929
Gap results for compact quasi-Einstein metrics
Linfeng Wang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943
Distributing pairs of vertices on Hamiltonian cycles
Weihua He, Hao Li, Qiang Sun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2018, 61(5): 955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