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12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申报指南》。
步骤1:查阅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选拔简章,确定您是否有资格申请。查阅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外语条件,确定外语水平是否合格;
注:凡符合选拔简章及有关项目规定申报条件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和办法申请。申请研究生类别者请查阅“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专栏”。
步骤2:查阅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项目一览表及项目指南,确定“留学身份”、“申报国别”、“申报项目名称”、“可利用合作项目名称”和“受理单位名称”;
步骤3:进入信息平台(http://apply.csc.edu.cn/),注册/登录(信息平台简介),进行网上报名(详见“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上报名系统填表说明”);
注:“学生类”和“非学生类”系根据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在外留学期间的留学身份界定,其中“学生类”系指“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插班生”等,“非学生类” 系指 “高级研究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进修生”和“短期研修生”等。
步骤4:准备书面申请材料(请查阅“关于准备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申请人用、非学生类申请人用);
注:凡来自“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与留学基金委签订合作项目协议的单位的申请人,其《单位推荐意见表》的电子信息由各校负责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主管部门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来自其他单位的申请人,其《单位推荐意见表》的电子信息由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负责输入网上报名系统。
步骤5:向受理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受理单位含:国家留学基金申报受理机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互换项目院校其他与留学基金委签订合作项目协议的单位注:如所申请项目是直接向留学基金委申请,请按照项目指南中的具体规定提交申请材料。
- 摘要
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设立,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获奖人数不超过100名。
根据《中国青年科技奖条例》规定,今年7月,开展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与评选工作,共有210个推荐单位推荐了有效候选人730人。经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产生了100名入选者。现将入选者情况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11年11月2日至11月11日。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如对入选者有异议,可向中国青年科技奖领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称办公室)以书面形式反映,请签署真实身份、提供联系方式和必要的证明材料。办公室及相关人员对异议者身份予以保密。
通讯地址:北京市复兴路3号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邮 编:100863
电 话:(010)68578091 68526144
电子信箱:qnkjj@cast.org.cn
赵亚辉
- 摘要
来源:《人民日报》
谷超豪,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撰有《数学物理方程》等专著,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获得了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成果,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0多年,从微分几何到偏微分方程,再从偏微分方程到数学物理, 他在深奥和抽象的数学世界里遨游,在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领域都获得了富有开创性、难度大、 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
他就是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很多人觉得搞数学很枯燥, 谷超豪却说:“数学世界充满了精神的创造,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奥妙无穷。”
从学生领袖到数学新兵
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浙江温州。
从幼年起,聪颖好学的谷超豪不断目睹国家被侵略的悲惨景象。他在学习中接触了大量的进步书刊,确定了献身革命事业的理想。抗日烽火又把这位年幼的学生带进了救亡运动中,谷超豪积极参加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并在1940年初中三年级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他考入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大学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和同学组织了“求是学社”,以优异的成绩和追求真理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师长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尊敬,曾以最高票当选浙江大学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解放前夕,他还为保全杭州市的科技机构做出了贡献。
在大学里,谷超豪一边参加革命事业,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1946年,他师从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开始了研究数学的历程。因为才华出众,他被破例允许同时参加两位名家的课程——苏步青教授主持的微分几何专题讨论和陈建功教授主持的函数论与傅里叶分析专题讨论。从两位著名数学家那里,谷超豪学到了治学的方法,而且在几何及分析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从1948年到1956年,谷超豪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在苏步青的指导下开始了数学研究生涯,在K展空间、仿射联络空间及芬斯拉(Finsler)空间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展现出数学方面创造性的才能,迅速成为苏步青领导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学术骨干。
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法国科学院院士Y.Choquet-Bruhat曾经在法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这样介绍谷超豪:“谷超豪先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数学家。我最初是通过他的著述认识他,特别是他首次阐明的关于杨—米尔斯场的存在定理的著作。这项由一位数学家完成的关于物理问题的工作是谷先生独特、 高雅、深入、多变的工作风格的典型范例。他是一位向难题进攻(有时是几何学,有时是物理学方面的问题)并解决难题的偏微分方程专家。”
这段话是对谷超豪数学人生的精妙写照。谷超豪正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个喜欢挑战难题的人。
1956年,正当谷超豪在微分几何方面的成就引人注目的时候,他却敏锐地看到尖端技术发展对数学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满足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他毅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偏微分方程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中来。他致力于把数学应用到航天中去,经其反复设计、选用的方法在我国导弹“钝头物体超音速绕流”的计算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我国国防科研作出了贡献。
谷超豪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三大研究领域中——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他亲昵地称它们为“金三角”。为了挖掘这些“金子”,他与同为数学家的妻子胡和生院士一起,把日常生活做成了一道减法题,挤出来的时间都用在了学问上。除了最简洁的生活程序,夫妻俩剩下的便是埋头于桌案,寻找数字里的乾坤。多年来,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篇,其中100篇为独立完成,并出版教材三本、专著四部。
在杨振宁教授的眼中,谷超豪的研究是“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看到了全局”;在学生们的眼中,谷超豪的治学是“多变”的。他对偏微分方程发展趋势的预见,不仅为以后国际上偏微分方程的发展主流所证实,而且指引和带领一批学生走上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道路。
他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
“数学与古典文学都十分重视对称性,许多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作为数学家,谷超豪的身上始终带着自然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科学的感性。“在我的生活里,数学是和诗一样让我喜欢的东西。诗可以用简单而具体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深刻的东西,数学也是这样。”谷超豪说。
谷超豪常常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重理轻文,不要单纯和数字、公式、公理、定理打交道。“文学和写作一方面能够丰富生活,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数理思维的发展!”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数学研究中,谷超豪经常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将数字化枯燥为神奇的无穷乐趣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1986年,他乘船去浙江舟山讲学时,曾写过一首诗:“昨辞匡庐今蓬莱,浪拍船舷夜不眠。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晴空灿烂霞掩日,碧海苍茫水映天。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其中第二句讲的是微分几何中的两个著名定理,最后一句则是自己人生的写照。
除了借诗叙事抒怀之外,诗歌还是谷超豪献给妻子的玫瑰与礼物。1991年胡和生当选中科院院士,他特做诗一首表示祝贺: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须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庆艳阳天。
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边学边教”
科研与教学,是谷超豪“人生方程”的横轴与纵轴。他长期为本科生开数学基础课,也开设过许多专门课程。“人言数无味,我道味无穷。良师多启发,珍本富精蕴。解题岂一法, 寻思求百通。幸得桑梓教,终生为动容。”这是谷超豪20年前写的一首诗。 他抒发了自己对数学的眷恋之情,也道出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在复旦大学的师生心中,谷超豪不仅是数学家,更是教育家。他的教学有一个特点,就是“边学边教”,经常把国际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的教学中。
1959年,他从莫斯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开展了与超音速流密切相关的空气动力学及数值计算的研究。他边学边教,开设了空气动力学和差分法的新课程,培养出了一批力学和数值计算方面的新生力量,现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家春、郭柏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每当他开拓出一个新领域,并作出开创性的贡献后,他就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推上这一领域的前沿,而自己又去开拓另一更新的领域。上世纪60年代初,谷超豪率先解决了空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平面超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比美国著名数学家Schaeffer等人的相应结果早了十几年。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李大潜院士在这一领域里建立和发展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局部解理论,并在美国出版了专著。
60多年数学生涯,谷超豪桃李满天下。如今复旦数学系和数学所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谷超豪的学生当中,已有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年,我的老师苏步青对我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谷超豪说:“如今回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邓窕玲
- 摘要
来源:羊城晚报
中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简称CSNS),已在东莞动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CSNS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座散裂中子源,也将跻身世界第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从而大幅提升中国材料、生命、纳米等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的水平,缩短中国与世界前沿的差距。记者为你揭开散裂中子源的面纱。
1CSNS是什么
像一台“超级显微镜”
散裂中子源是什么?首先,“散裂”是当一个高能质子轰击重原子核时,一些中子被轰击出来的过程,如同一个垒球用力投到装满球的筐中,有一些球会立刻蹦出来,而更多的球则会弹跳并翻出筐外一样。
其次,中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它和X射线一样,都是人类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有力手段。然而在物理和生物材料领域,科学家们希望有一种强亮度的中子源,能像X射线一样拍摄到材料的微观结构,探索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就像我们希望能够在黑暗中有一盏明灯,照亮阅读中的书籍那样。
这时,散裂中子源就产生了,它是用来自大型加速器的高能质子轰击重金属靶,引起金属原子的散裂反应,释放出大量的中子。这些中子形成非常强的中子束流,中子慢化后与样品发生散射,最后由中子散射谱仪接收。科学家们就根据这些中子散射的数据分析出被观测物体的微观特征,供科学和工业研究用。通俗一点来说,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一样,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微观结构。
中国走在美日欧后
近年来,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把建设高性能散裂中子源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并大力发展散裂中子源项目。美国的散裂中子源SNS,总投资14亿美元、设计束流功率为1.4兆瓦。SNS经过7年建设于2006年4月28日产生出第一束中子,其升级工程同时启动。日本总投资约18亿美元的散裂中子源J-PARC正在建设中,建设周期约8年。其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将提供1兆瓦的质子束流用于驱动散裂中子源。英国已成功运行20余年的散裂中子源ISIS,正在升级改造其质子加速器(投资约3亿美元),并建设ISIS的第二靶站。亚洲邻国韩国和印度,也正在积极筹建束流功率为百千瓦量级的散裂中子源:PEFP和ISNS。
目前,中国虽然在北京、安徽合肥、台湾新竹和上海(在建)拥有4座高亮度高性能的X射线源,却尚不具备高性能脉冲中子源。因而,中国建造一座高性能的脉冲中子源势在必行。
发展中国家第一台
CSNS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该项目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选址于东莞市大朗镇,规划用地1000亩,将于2017年前后建成。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2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资17亿,广东省配套投资5亿元,并提供430亩装置用地及“七通一平”条件。
CSNS的设置建设包括:1台束流动能为80兆电子伏特的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束流动能为1600兆电子伏特的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输运线、1个靶站、3台谱仪及相应配套设施和土建工程。束流功率为100千瓦、脉冲重复频率25赫兹的CSNS脉冲中子通量设计指标超过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所有散裂中子源。
建成后,CSNS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和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美国、英国、日本的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
2三问CSNS
为何落户东莞?
CSNS自2008年9月获批准落户东莞大朗镇开始项目筹建。其实,CSNS从2005年、2006年就开始选址,从北京一直到广东,最开始圈定在广州、珠海和东莞三个当中,而中科院最终选择了东莞大朗,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国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合肥、兰州等地。在华南地区,一直有所欠缺,如今该项目落户东莞,将令广东成为第五个拥有大科学装置的地方。从而优化我国大科学装置的布局,将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方面的雄厚实力与珠三角地区强劲的经济实力相结合,推动南方各省在大科学装置上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其次,东莞本身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处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的中心,因而扩展性很强;另外,东莞大朗镇具有稳定、可承重的地质结构,符合建设散裂中子源的要求。
谁是首批用户?
根据国内用户调查,CSNS项目目前已确定的首批用户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9个研究所的70多个研究组,以及科学院以外的22所大学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30多个研究组。
除上述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外,中子散射在工程和工业方面的应用需求也非常大。我国在凝聚态物理、化学、材料、生物科学、聚合物和软物质、地球科学、机械加工工业、核物理、质子成像和医学应用等领域内拥有较强的研究队伍和较好的研究基础,他们将是CSNS的潜在用户。
有无辐射污染?
CSNS基于新一代加速器,不需要核材料,其动力来自电能,其辐射控制在环保安全范围。“在散裂中子源附近居住1年,居民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乘1次飞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院士表示。
据介绍,CSNS附近将会建监控站,随时监控辐射情况。《散裂中子源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也提出了事故应急预案。由于散裂中子源不使用核材料,万一散裂中子源发生事故,只要断电停机,中子源产生的主要辐射立即消失。
另外,散裂中子源只是一种射线装置,与反应堆类的核装置完全不同,不需要核原料,没有链式核反应,加速器运行时会有少量的粒子丢失而产生次级粒子,如:χ射线,γ射线和中子等,它们都具有放射性,通称为瞬时辐射。这些放射性物质,比反应堆中子源低5-6个量级,对环境的影响要小得多,而且这些放射性物质将存放在国家指定的废物库中。
只要加速器一停机,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辐射源即消失,可以说像水龙头一样安全可靠。加速器是通过电子器件自动控制起停的,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在几毫秒内关闭加速器。经反复论证研究,散裂中子源是一台比较清洁的射线装置,在欧洲,散裂中子源是唯一得到绿党支持的核装置。
倘若发生地震,散裂中子源机器便停止运转,辐射场即消失。散裂中子源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是操作人员误入辐射区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不过,可喜的是现在散裂中子源设计中,已包括了严格的人身安全连锁系统,以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此外,从地质环境来看,散裂中子源的关键装置建在地下5米的隧道内,隧道的屏蔽墙厚0.5-1.5米,全部是用水泥包起来。隧道入口采用迷宫门或载重门。这些良好的屏蔽措施,能将散裂中子源可能产生的活化物、感生放射性物质屏蔽,环境剂量可以控制在0.1毫希弗/年,是国家标准的1/10,远小于一次X光透视的剂量。
再者,建设散裂中子源项目,国家是有严格环保规定的,要经过国家环保总局验收。今年6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在东莞市组织召开了CSNS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审评会。环保部10名专家以及其他部门的专家作为“考官”一致认为,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结论可信。
3CSNS带来什么
600顶级科学家汇聚东莞搞研究 引进和培养科学人才
CSNS建设过程中,质子加速器、靶站、中子散射谱仪的建设,都涉及大量具战略意义的高技术,这些技术难关等待中国最高水平的科研力量携手攻克。所以,该项目的建设将吸引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到东莞进行科研活动,建成后将吸引国内外逾600名专家学者汇聚东莞搞研究,其中将有约200名学生为中子源项目工作,这些学生将主要来源于广东地区。
据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已走访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计划与这批院校开展友好合作协议,既为高校提供科学前沿实习平台,也为项目培养后备工程技术人才。例如,高能物理所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建中子探测器科学联合实验室和机电一体化联合实验室。
提供强大的科研平台
目前,散裂中子源技术在生物、生命、医药等研究领域发挥着X射线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与同步辐射光源互为补充,成为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例如,散裂中子源的质子和中子可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研究,已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应用。
工农业生产领域,散裂中子源可以研究石油输油管线裂纹的成因、测量飞机涡轮的叶片与轮盘的焊接应力、研究大豆根系的生长等。
在新型清洁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中,散裂中子源高压下的中子衍射技术可用来研究可燃气体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和稳定条件,其研究成果将为安全、高效地开采和利用可燃冰提供科学依据。
在航天方面,通过散裂中子源项目发展起来的强流质子加速器,研究航天器件辐照效应的地面模拟试验。利用中子散射对工程材料和部件缺陷及应力的深度检测,可为工程部件确定可靠的使用期限,现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无损检验方法。
散裂中子源对核废料嬗变和洁净核能源的研究等,将带动和提升我国机械加工、医药医疗、石油化工和生物工程等众多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唐婷
- 摘要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本物理学家本岛修(Osamu Motojima)去年7月担任ITER(国际热核聚变组织总干事以来,对ITER组织的高层架构和人事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全球公开招聘5位副总干事级别的管理人员,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由10位专家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对收到的76份简历进行严格打分评级后,每个职位有3到4位候选人进入面试环节。候选人要在1个半小时里回答10位专家提出的各式样的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由中方推荐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金炬出现在今年6月ITER组织理事会通过的最终人选名单上,并于9月担任ITER组织副总干事一职。
金炬的成功入选令ITER组织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主席万元熙院士感到十分欣慰。但与此同时,ITER组织中方派驻职员只占5%,与中国所承担的近10%的建设经费比例不相称的现状,也让他倍感忧心。“不只是现在,未来5—10年,甚至更远的将来,随着ITER计划的深入和我国自主‘建堆’的需要,核聚变人才缺口将更为明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为我国核聚变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
人才紧缺是最突出的“短板”
当被问及我国在参与ITER计划开展核聚变相关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时,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坦言:“人才紧缺是目前最为突出的‘短板’,ITER计划研究涵盖了数十个技术领域,每一个领域都需要很好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人才链来支撑研究,不只是中国,其他国家同样也面临着核聚变人才紧缺的问题。”
在分析造成人才紧缺的原因时,李建刚认为,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核聚变领域的研发经费投入太少、投入强度过低是最主要的原因。“我们送到美国留学的100个人里,现在还留在核聚变领域的不到10个人,美国也是一样,他们每年培养几百个核聚变研究的学生,最后留下来的也不到十分之一,很多人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只好转行去了华尔街、硅谷。”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副主任罗德隆介绍, “目前中方在ITER组织职工总共20个人,所占比例才5%,总数最少,现在的问题是派不出人去ITER组织,这也一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
“即使派得出去人,也要通过竞争才能被聘用。”在万元熙看来,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之外,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也是国内工程技术人员想要进入ITER组织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万元熙还指出,要想在国际组织中发挥作用,首先一定要非常自信,在讨论问题时要积极表达个人观点,而不能总是说“No comments”(没有意见)。
尽快落实《人才指导意见》是关键
面对核聚变研究人才紧缺的现状,抓紧培养和储备核聚变人才后备力量已是业内共识。今年3月,国内核聚变界的100余名专家代表聚集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参加由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科院、中核集团召开的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人才工作会议,为核聚变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几个部委专门为一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召开全国性的会议,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罗德隆说。
未来10年我国核聚变人才培养路线图也在此次会议上发布。由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核集团联合制定《关于促进磁约束核聚变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紧紧围绕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和ITER装置建设和运行,以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起一个层次、布局、学科合理的磁约束核聚变科学与工程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2000名从事聚变科学与工程研究以及技术研发的各类人才。
万元熙表示,《指导意见》中最振奋人心的一点是:在现有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基础上,以磁约束核聚变人才培养基地为主要依托,按照一定的比例,逐年扩大等离子体物理和核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力争每年以推荐免试方式招收直博生的指标不少于200人。
然而,令李建刚倍感焦虑的是,人才会议召开了,《指导意见》也下发了,但到目前为止,每年200人的直博生指标具体如何分配还是个未知数。“这些指标具体分配到哪些学校或科研院所、哪些专业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我们申请指标的报告打上去了也没有得到回复。”
李建刚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商量制订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措施。“按照目前全民教育体系,必须先有招生指标才能招收学生,如果不尽快落实,再过10年,还是缺2000人。”
作为国家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组长,万元熙告诉记者,从总体设计层面来考量和分解聚变研究所需各专业人才数量是总体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可以明确真空、低温、物理试验等研究领域分别需要多少人,从而为200人直博生指标的分配提供科学依据。”
加快人才培养还需“特殊政策”
采访中,万元熙一再强调,聚变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受语言能力、工作经历等的局限,中方派出人员在竞聘ITER组织职位时往往处于劣势。“目前在ITER组织中,2/3以上的核心科学、工程技术和技术管理领域几乎没有中国人任职,这必将影响到中国的权益,要想尽快改变现状,必须采取一些‘特殊政策’。”
对于“特殊政策”,万元熙表示,专门召开人才会议、发布《指导意见》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目前在国际聚变界有许多著名学者是海外华人,如果相关政策能再宽松点,允许拿到绿卡的华人学者也能代表中方去竞争职位,成功的几率会高很多,中方在ITER组织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也会随之大大提升。“韩国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说。
为提升中方派驻ITER组织人员比例,罗德隆也是绞尽脑汁。“解决办法之一是派访问学者出去,‘免费’为ITER组织工作,等他们被对方所熟悉和接受之后,再参加面试,正式上岗”。
在加紧向ITER组织派驻人员的同时,国内聚变人才培养步伐也在加速。罗德隆介绍,除了在一些学校增设核聚变学科、核学院之外,国内ITER配套计划也针对人才培养,面向研究生安排了课题,这也是为未来人才储备播撒种子。
“现在的年轻人赶上了好时机,一方面国家对聚变研究的投入大幅提升,同时参与ITER计划和将来自主‘建堆’给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机会,随着《指导意见》的落实,假以时日,必将成长出一批优秀的聚变人才,未来中国一定会在国际聚变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展望中国聚变人才发展的未来,万元熙显得信心满满。
- 摘要
一名意大利科学家声称自己成功实现了“冷核聚变”———这种反应法可以在不产生有害核辐射的情况下大量制取安全的核能,从而有望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安德烈?罗西称,他的新装置可以在室温下使镍和氢发生聚合,产生近乎无限的能量。
但是存在一个问题———许多科学家质疑这种说法违背物理学原理。过去多项著名的“冷核聚变”实验都被证明是骗局———迄今还没有任何人能够充分解释冷核聚变反应可以存在的原理。美国能源部专利办公室表示,这种反应是不可能的,因为物理学排除了室温核聚变的可能。
但是罗西声称他的E-Cat装置可以实现这一反应,并表示他上个月在博洛尼亚大学做的实验演示证明了该装置是有效的。他说:“借助很低的能量,可以给加热器加入一定能量,然后就可以从同一台加热器中获得更多能量。”
他说:“热量最初由电阻产生。接着反应堆在随后三四个小时里无需利用初始的电能输入,就可以再产生479千瓦能量———这种低水平的核反应可以自动持续下去。我们做这个试验就是为了证明这种反应是否有效,以及系统产生的能量是否多于输入的能量。我们不想多说些什么,只想制订出有效的反应方案,让事实来消除质疑。”
冷核聚变的设想是奥地利科学家弗里德里希?帕内特和屈特?彼得斯在上世纪2 0年代提出的。尽管有一些人声称自己实现了冷核聚变反应,但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不以为然。科学家认为,罗西在作出宣布之前,必须让外部实验室对他的实验进行重复和分析。能源问乔纳森?库梅认为,“在独立科学家能够重复这些实验结果之前,(E-Cat实验)应该被当作骗局看待”。
不过“纯净能源系统”机构负责人斯特林?艾伦表示,他出席了罗西的实验演示会,E-Cat装置是可以自我持续的。他说:“罗西演示了470千瓦能量以自我持续的方式连续输出,这意味着能量输出足以使装置维持自我运行。”
Ming-Hui Jiao
- 摘要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8月,是以计算科学为牵引的多学科基础研究中心,经费来自国家科技部、基金委、发改委等。中心以重大科学技术工程的实施和发展需求为牵引,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关键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工作,加强对外学术技术交流, 促进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此推动学科发展,促进人才培养, 为增强科技综合实力和造福人类社会作贡献。中心将由三十名专职研究人员众多流动人员(博士后、研究生、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等)组成,并拥有百万亿次/秒量级(100TFlop)的计算机组。中心内设置数学、力学、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方法和新概念等实验室。中心应用数学实验室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人员。
一、课题名称
1.基于无结构网格的数值计算的数学理论与应用
2.多相复杂流体与软物质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3. 高性能数值计算方法与在混合型机群上的实现
4. 细胞运动的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
5.哈密顿系统的高精度算法
6.快速高质量三维网格的生成和优化,基于偏微分方程的三维自适应高性能计算
7.复杂及非平衡流动的建模和模拟
具体要求请访问http://www.csrc.ac.cn/joinus/
二、提供待遇
根据个人资历及能力,年收入八到二十万人民币,提供研究经费和住房及交通补贴,具体待遇面议。工作期二年,可续签合同。
三、应聘者向中心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1. 个人简历 (注明通信地址与联系方式);
2. 发表论文目录和代表性论文3~5篇;
3. 相关证明材料(如已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含专利)证明、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等);
4. 至少两位教授级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推荐信;
5. 对应聘后开展工作的设想、计划和要求。
应聘材料可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或邮寄的方式提交,中心随时受理申请。中心将根据申请人的情况,分学科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召开专家评审会议,通过面谈和答辩的形式对应聘人员进行遴选。
四、联系方式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焦明晖 (86-10-82687009; 86-10-8268700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荷清路三号润泽嘉业写字楼6层
邮编:100084
E-mail: recruiting@csrc.ac.cn; Web-site: www.csrc.ac.cn
Cai, Wei
- 摘要
Competetive computational postdoctoral positionsat SJTU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 (INS) – a newly established interdisciplinary institute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http://ins.sjtu.edu.cn) to conduct first-rate research in natur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is recruiting Institute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The initial appointment will be for two years with a possible renewal for the third with an annual salary of 170000 RMB and a research startup fund. The potential
candidates should demonstrate record of top quality research work in computational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ackground. Eight (8) positions are available for strongly-motivated researchers to conduct high quality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etween INS members and science faculties on campu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Computational plasma simulation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physics (HEDP) driven by laser or particle beam-plasma interaction, with experience in numerical methods such as particle-in-cell, Fokker-Planck, or particle-fluid hybrid schemes, etc.
Molecular dynamic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reactive systems to predict equilibrium products with applications in old and new energy materials (oil, coal, hydrogen) , with research background in theoretical or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Computation modeling of Coulomb many-body systems in colloid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to study electrostatic double layers between charged mesoscopic particles and electrolytes and finite size effects and ion correlations. Background in fast algorithms such as FMM and enhanced sampling techniques is desirable.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 membrane proteins and energetic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drug binding sites in the M2 proton channel with application in new drug designs, and solid phase explosive reactions for new energetic materials.
General areas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At least four (4) other positions at various salary levels will be available in areas includ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s, multi-scale and stochastic modeling of biological and physical systems, etc.
Applications should consist of curriculum vitae, including a list of publications, summary of future research plans, and three letters of reference. App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preferably be electronically sent to Ms. Hong Wei (weery@sjtu.edu.cn).
They can also be mailed to:
Ms. Hong Wei
Institute of Natural Scienc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begin immediately, and will continue for the next
several years.
Chai Zhao
- 摘要
(Formerl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674-7283/
In this issue:
Articles
Leibniz seminorms and best approximation from C*-subalgebras
Marc A. Rieffel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259-2274, DOI: 10.1007/s11425-011-4318-2
Progress in noncommutative function theory
Paul S. Muhly and Baruch Solel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275-2294, DOI: 10.1007/s11425-011-4241-6
The tracial topological rank of certain C*-algebras
XiaoChun Fang and YiLe Zhao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295-2307, DOI: 10.1007/s11425-011-4251-4
Freeness and matrix decompositions
Liming Ge and Junhao Shen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09-2327, DOI: 10.1007/s11425-011-4323-5
A modified version of free orbit-dimension of von Neumann algebras
Don Hadwin and WeiHua Li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29-2346, DOI: 10.1007/s11425-011-4268-8
Injectivity and projectivity in analysis and topology
Don Hadwin and Vern I. Paulsen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47-2359, DOI: 10.1007/s11425-011-4285-7
Operator valued frames and structured quantum channels
DeGuang Han, PengTong Li, Bin Meng and WaiShing Tang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61-2372, DOI: 10.1007/s11425-011-4292-8
Dirac cohomology and Dirac induction
JingSong Huang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73-2381, DOI: 10.1007/s11425-011-4295-5
Positive combinations of projections in von Neumann algebras and purely infinite simple C*-algebras
Victor Kaftal, PingWong Ng and Shuang Zhang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83-2393, DOI: 10.1007/s11425-011-4253-2
Applications of Orlicz-Hardy spaces associated with operators satisfying Poisson estimates
YiYu Liang, DaChun Yang and SiBei Yang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395-2426, DOI: 10.1007/s11425-011-4294-6
On some mathematical aspects of the Heisenberg relation
Zhe Liu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427-2452, DOI: 10.1007/s11425-011-4266-x
Characterization of Lie multiplicative isomorphisms between nest algebras
XiaoFei Qi and JinChuan Hou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453-2462, DOI: 10.1007/s11425-011-4194-9
Paving small matrices and the Kadison-Singer Extension Problem II—computational results
Dieter Schmidt, Gary Weiss and Vrej Zarikian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463-2472, DOI: 10.1007/s11425-011-4321-7
Lipschitzness of *-homomorphisms between C*-metric algebras
Wei Wu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473-2485, DOI: 10.1007/s11425-011-4235-4
Volterra operator, area integral and Carleson measures
ZhiJian Wu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487-2500, DOI: 10.1007/s11425-011-4250-5
Deformation quantization and noncommutative black holes
Xiao Zhang
Sci. China Math., 54(11), 2011, pp. 2501-2508, DOI: 10.1007/s11425-011-4230-9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
Authorization Required
This server could not verify that you are authorized to access the document requested. Either you supplied the wrong credentials (e.g., bad password), or your browser doesn't understand how to supply the credentials requ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