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州学人
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1944年出生,1964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1988年赴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作高级访问学者。1989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员,1991年至1995年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所长,1995年至2003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2003年12月起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他主要从事淡水鱼类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鲤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的研究”等,9项成果曾获国家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或科 技进步奖。
为充分发挥海外科技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吸引和稳定海外杰出科技人才在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5年启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工作。本刊截稿时,该基金的申请受理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评审当中。带着该基金的设立背景等问题,日前,本刊记者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进行了专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前主要是为我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的,现在开始为外籍华裔青年学者设立专项,主要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或者说,设立该基金的背景是什么?
陈宜瑜(以下简称“陈”):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人才资源争夺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前沿和焦点。2003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随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人华侨专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据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全球化战略思想,强化资助措施,引导中国科技界主动参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拓展多元化渠道,开发海外人才资源,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资助工作,是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措施,是实施科学基金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延揽海外人才和激发海外人才创新热情而开辟的新渠道,是我委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二是在我国近年来的基础研究队伍中,活跃着一批高水平的外籍华人科学家。他们全时在我国内地参加科研活动,有些还担任着科研领导职务,对提高我国一些领域的科研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清华大学引进的图灵奖得主,美籍华裔学者姚期智。他曾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和伊利诺依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还是自图灵奖设立以来获得该奖的首位华裔学者。多年来,姚期智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而独到的贡献。他所发表的近百篇学术论文,几乎覆盖了计算复杂性的所有方面,是计算机理论方面国际上最拔尖的学者。2003年10月,姚期智受聘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讲席教授,并组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讲席教授组,对该系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4年9月,他辞去在美国的工作,成为高等研究中心的全职教授。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还看望了他。
此外,还有像浙江大学的瑞典籍华裔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何赛灵。在他的努力下,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于1999年11月建成。该中心致力于光与电磁波的高科技前沿研究。何赛灵成为该校第一个跨3个学科(光学工程、微波与电磁场、物理光学)的博士生导师。
目前,除像姚期智、何赛灵这样的佼佼者之外,还有许多外籍华裔学者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投身于我国的科技事业。但是由于国籍的限制,有些人很难在国内得到人才基金特别是高水平人才基金项目的资助。为了稳定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促使国内科研单位面向全球公开招聘一流的海外华裔青年科学家,支持海外青年学者立足我国国内干实事、干大事,我委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这项基金资助工作,旨在按照“择优支持、科学管理、用好人才、创建品牌”的思路,延揽海外杰出人才在华从事研究工作,着力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相关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记:可以说,这项基金虽然是一项新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但是是属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大范畴的。那为什么不设立一种新的基金,而是纳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呢?是不是因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海内外已经影响很大,可以作为一种品牌呢?
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由国务院设立,支持4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从事基础研究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我委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依靠良好和有效的制度保障,使该项基金遴选工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促进了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赢得了全国科学界的广泛赞誉。11年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累计资助了1331人,取得了明显的资助实效。从近几届中科院院士增选情况来看,50岁以下的内地新增院士全部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4年,共有15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者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有相当一批获资助者在国家重大研究项目或重大研究计划中担任首席科学家或学术带头人。实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不仅稳定了大批青年科学工作者在国内开展研究工作,还吸引了一批海外人才回国施展才华。基于以上情况,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一个重要的基金品牌。如果获得该项基金,除了可以得到一 定的科研资助外,它对获资助者来说,还是对自身科研实力的一种承认,是一项荣誉。所以,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很重视这项基金。于是,我委决定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品牌,尽快扩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记:该基金的资助额度有多大?对申请者有什么要求?
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经费从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列支,管理上纳入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管理范畴。基金资助期限为4年,每人资助经费100万元(数学和管理科学领域资助70万/人)。
该基金对申请者的遴选标准是非常严格的。资助对象必须是申请当年1月1日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外籍华人学者,并能保证在资助期内全时全职在中国内地开展基础研究;申请者已经被中国内地大学或研究单位正式聘用(惟一受聘单位,且在国外没有固定受聘职位),聘期覆盖本基金项目的执行期;申请者已被依托单位正式聘用为教授级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申请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遴选标准要求,申请者曾在中国境外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独立主持过若干重要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外同行所认可,在本学科领域有一定的影响;申请者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把握学术方向的能力。其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方向明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发展前景,属国际前沿且为国内所急需,可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或人才的培养。同时,该基金申请还对所依托单位提出要求,依托单位要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和发展环境,能够为申请者提供必需的实验设备及人力、物力,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等。
记:这项基金与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有什么不同?
陈:这项基金是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补充,丰富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内涵,扩大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它与我委人才战略中的另一项海外与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采用的资助模式是不一样的。海外与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是为了吸引、鼓励海外和港澳地区优秀青年学者每年在国内进行一定期限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设立的。它要求获资助者每年到中国内地工作2个月以上的时间。而这项基金要求的则是全时全职。
记:从目前情况看,申请者的情况怎么样?都分布在什么领域?如何做到公平评审?
陈:今年共收到61份申请,来自26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和12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申请者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德国6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多,为25份。经过初审,有4份申请被筛掉。其余57份正在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在审查中,是否全时全职是一个重点。
记:作为留学回国人员,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主任,您对海外的留学人员有哪些希望?
陈:近几年来,尤其是近一段时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进一步说明国家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国家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对科技不断增加的投入等等方面,如设立各项科研基金。可以说,目前国家已经为科学家创造了一个容易干成事、干成大事的良好科研环境。优秀的外籍华裔青年科学工作者,只要能为我国做出贡献,都会获得基金的支持。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003年9月30日在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大会上曾讲话指出:“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机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舞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对于广大留学人员来说,包括已加入外籍的留学人员,无论从时间或者条件上来说,现在都是回国发展的合适时机。希望广大留学人员抓住时机,积极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尽自己的努力,用不同的基金,给予大家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