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一张办公桌,一把办公椅,椅子后绕着两株高高的绿色盆栽。不大的沙发上堆了些衣服,三双运动鞋靠在墙边,与其说这是 张平文的办公室,不如说这是一个小型生活区。桔红的大柜子独占了一面墙,前三列都是书柜,里面摆满中英文书籍、一些奖状和奖杯,还有几个小装饰品,“都是 学生送的”。张平文打开最后一列柜子,柜子内侧镶了一面穿衣镜,他拉起衣架上的毛巾擦擦脸,扯出一条领带,对拍照的记者说:“戴这条怎么样?”
“从周一到周日,全在办公室里。”从求学者到教学者,在北大待了31年的张平文,俨然已经把学校当成了第二个家。
“走不一样的路”
张平文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农村出来的他曾在湖南省数学竞赛中名列前五。1984年,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了这位高考全省前十的18岁 少年,张平文从此开始了为期四年的基础数学学习。学习期间,他十分刻苦,曾于一个学期选了七门专业课。
面对如此好学的学生,本科课程怎能喂得饱他,于是,名列前茅的张平文在大四开始选修研究生课程。
本科毕业后,近一半的同学都打算出国深造。考虑到巨大的经济开销,家境贫寒的张平文决心“走不一样的路”,在国内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为了让自己所学能“真正有用”,他选择了攻读计算数学的硕士和博士。
在张平文看来,计算数学正是这样一门“有用”的学问。计算数学研究算法与模型,最早应用于国防,随后进入工业领域,天气预报的数据预测和出租车导航也离不开它。“计算数学的成果都藏起来了,但正是这些算法和模型在背后起到了支撑作用。”张平文笑着说,身子微微后仰。
当时的北大还处于学制改革初期,学生读完硕士和博士需要花费六年时间。为了尽早完成学业、工作养家,张平文找到了应隆安教授,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导师,并表示要在四年内博士毕业。面对功底扎实、踏实肯学的张平文,应教授欣然答应。1989年,张平文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硕士三年需学的课程,并顺利考上博士。博士的课程在10月开学,但张平文6月就到了北大。夜晚的46楼几乎没有人,他就在静悄悄的宿舍里一个人看书,“屋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嘛,夜里有时候 害怕,就把收音机声音开得特别大。”一本内容深奥的专业书,张平文花11天就能看完,他每天晚上都去应老师家,和老师讨论书里的内容。
有了本硕五年积累起的丰富知识,读博期间的张平文做起科研来如鱼得水。博士一年级,张平文拼命做学问,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后,他跑去问导师:“博士 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毕业?”导师说:“你现在的水平就可以了。”于是张平文又兴冲冲地找到管研究生的副系主任,表示要毕业,但老师说:“不行,你同学 硕士还没毕业呢,你着啥急呀。”最终,张平文如愿以偿,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在四年内读完了硕士和博士,成为了北大数学系“博士早毕业”的第一人。
1994年,留校教学两年后的张平文评上了副教授,再过两年评上正教授。1998年,32岁的张平文成为了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主任,当时系里有8个人,张平文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找到正解所在”
担任系主任之后,张平文发现,学院一届160多名本科生中只有7人愿意学习计算数学。“7个人可怎么开课啊!”张平文急了,当天晚上带了几个比较活跃的研究生,一间一间地敲开学生宿舍的门,拉着他们谈计算数学的前景,终于把7人的队伍“忽悠”到了20余人。
“劝学”一直持续了三年,在第四年时,张平文再也没有“闯”宿舍了,他找到了问题的“正解所在”。换位思考之后,张平文发现,相比于基础数学、概率 统计和信息科学专业,同学们对计算数学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大家都不知道你这个专业是学啥的,学出来又能干嘛。”其次,计算数学很难,不仅要熟练操作计算 机,而且对数学的要求也很高,甚至还要对所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具体的了解,这就给同学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找到了问题根源,张平文做出了定位:不求人数求质量,每年有20个人就已足够,但这20个人,必须是最优秀的学生。”
基础数学已有几百年历史,学习者能体会到它的美感,而计算数学存在的时间不长,偏向实际应用,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数学和基础数学不一样的地方,必须 进行改革。下了决心之后,张平文把主要的几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全部修改了,他身兼数职,一边进行教学,一边联合同事编写新的教材。6年后的新教材中, 每一个章节后面都加上了应用型的上机习题。
教学体制改了,可怎么才能吸引学生呢,张平文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和别的教授“担心学生出国会造成人才流失”不同,他反其道而行之,尽全力帮助学生 完成出国梦。张平文每年为同学开设一次出国的讲座,直到今天也从未间断。对于最优秀的学生实行“定点推荐”,让他们能直接申请最想去的学校,给别的同学留 出更多机会。此外,张平文还负责了学生和国外学校的联系,建立起双方沟通的桥梁,说到这里,张平文兴致勃勃给记者看他为大四准备出国的学生们建立的名为 “飞跃小组”微信群,群里的13个人每天都热烈地讨论申请出国的事,张平文也时不时在群里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并让自己成功出国的学生为他们介绍申请经验,完成“信息的延续与共享”。
张平文并不满足于此,他还要提高国内的学科建设水平。他请了很多海外学者来学院任教,让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同时开展本科生科研,把手上的项目交给本科生来做,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做基础数学,天分和勤奋最重要;但是应用数学,最重要的是综合能力。”
不仅是出国,如果自己的博士生想要找研究方面工作,张平文也会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从单位到工资,安排得十分细致,就像一位爱护着孩子的父亲。作为 教师的张平文和同学们的关系非常好,刚刚入职的他和学生“因为年龄相近,所以像兄弟一样。”而现在,尽管和学生们的年龄差距大了,但同学们也都能感受到张平文对他们真挚的关心。
有了好的老师,再加上好的机会,同学们自然热情高涨,想要跟随张老师做研究。计算数学专业得以快速发展,师资力量日益强大,学生中涌现出一批科研人 才,并在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正是因为这份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张平文在计算数学学科建设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因此他也被评为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2010年获得“北京市师德标兵”等称号。
“做感兴趣的事”
张平文做起事来十分专注和投入,对于1999年之后的科研,他甚至用到了“拼命”一词。张平文认为,理科的研究介于工科研究的条理性与文科研究的跳跃性之间,十分注重逻辑。除此之外,科研还需具备两个素质,一是兴趣,二是毅力,年轻人应该勇于尝试,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再对其进行研究:“有了兴趣和毅力,才能长期坚持下去而不觉得累,最终取得成功。”
对于从事科研的人来说,研究过程从来不会很顺利,一次失败,就是一次徒劳、一次希望的落空,在研究者的兴趣重新填满这种空虚之前,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担负这一切。“失败的例子太多了,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和失败才可能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喜悦就是那么一刻”。
一晃三十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平文从血气方刚的学生变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对生活的看法也慢慢发生了改变。年轻时的张平文把科研看得十分重要, 觉得博士生留在学界做学问是理所当然的事,但现在的张平文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人的路都有很多条。每个同学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其次 是身体,第三个才是工作和学习,千万别倒了次序。”
谈到这些年的经历,张平文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有福气的人”,因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总是有人不求回报、不考虑得失地给予他帮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要做一个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人。”
在生活中,张平文喜欢打桥牌,还曾经代表北大教工队参加过“京华杯”的桥牌比赛。但为了多花时间在科研上,他已经很久没有碰桥牌了。“总要有所舍弃 嘛,”张平文说: “这些年在学科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方面,应该说做了些成绩,这是非常自豪的事。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提到家庭,张平文的话里充满了温情,一念为教,一生为学,在教学上无私地奉献着青春的张平文,也藏起了一份厚重而深沉的爱。
【人物简介】
张平文,男,1966年7月生,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1992年在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研究,他在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移动网格方法及应用、多尺度算法与分析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在JAMS,SINUM,PRL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冯康科学计算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