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
第十六卷, 第十九期
院士科普走进佛山校园 六场数学盛宴精彩呈现

来源: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网站


9月20-22日,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第十七届年会科普活动在佛山举行。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陈叔平教授深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美术实验中学、顺德一中、华英学校等,为师生们带来六场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的科普盛宴,激发青少年们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兴趣。
六场科普讲座精彩纷呈、各有侧重。张平文院士的《数学的魅力》、袁亚湘院士的《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不仅意味深长,还富于启发,鼓励社会大众热爱数学,并致力于探索数学的无穷奥秘。袁亚湘院士、徐宗本院士结合了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热点,就其相关数学理论进行探究。汤涛院士、陈叔平教授则鼓励大家用数学的方式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知。

用数学方式与世界连通

数学有什么用?张平文院士在题为《数学的魅力》的报告中,用深入浅出的生活事例娓娓道来。“在信息时代,数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张平文院士介绍,数学的春天已经到了。他表示,目前数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空前的重视,数学家开始走上了红地毯。“不管未来做什么,都应该学好数学。”张平文说,对于文科生,数学可以培养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对于理科生,数学是学好各科的基础。张平文院士介绍说,数学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体现了人类为真理而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他还寄语在场的“未来数学家”,如果有兴趣、天赋和能力,可以朝着数学家的方向努力,关注数学的简洁与美,并用数学来解决具体问题。
陈叔平教授在题为《数学建模:让创新真正发生》的报告中指出,学好数学,人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受益,人人都可以在工作中有所作为。“建模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各类问题,搭建数学与外部的桥梁,数学建模可以让人更了解事物。”他介绍说,“我们拟从数学建模的角度,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和朴素的实例,试图还原事物的真谛,解释事物的本原。”当前,数学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在社会热潮中再一次闪耀。他针对当前社会的数学热潮发表了看法,并通过讲解澄清了社会对数学的误解,引导社会正确、理性地认识数学,避免走入误区。“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数学重要,因为数学是世界各国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都要开设的课程,也是升学必考的科目。然而,针对数学有很多高上大的说法以偏概全,如果不加深究,可能会混淆甚至误导视听。”
袁亚湘院士在题为《大数据与优化》的讲座报告中介绍了大数据建模的问题及其主要的计算方法。他在报告中介绍了压缩感知、矩阵完整化、距离几何问题、分类问题、梯度法、随机梯度法、交替方向法等当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优化问题及主要优化算法。

用数学原理理解世界

汤涛院士将数学与绘画、音乐、建筑等事物联系起来,作了题为《高科技时代的数学与艺术》的讲座报告。他称,“数学领域绝对不只是数学课里面枯燥的知识,数学更可以是美的化身。”他引用数学家Henry Segerman的原文指出,数学语言虽然不像艺术语言那样通俗易懂,但却可以采用另一种形式,例如通过技术创造一幅画或者通过一件雕塑来表达数学想法。在报告过程中,他还将可视化、3D打印、VR技术等当下产业热点与拓扑、代数曲线、分形理论等数学理论结合起来,将数学原理与产业实践讲解得妙趣横生。
理解世界需要依靠数学工具,然而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袁亚湘院士在题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的报告中指出,要鼓励学生们好奇、好胜、好思。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玩”与“学”的关系,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他在报告中鼓励老师要真正认识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中小学把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当作最重要的任务来抓。

用数学逻辑预测未来

未来世界是属于人工智能还是人?未来社会的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徐宗本院士结合当下热点,作了题为《数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的讲座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构成当今三元世界。这三元世界中彼此间的关联和交互作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特征。感知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数字化,联结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网络化,信息空间作用于物理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方式是智能化。在报告中,他向大家介绍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另外,他还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与数学关系的角度,讲述了未来社会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