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一期
先秦時期諧聲聲符的選擇問題

沙加爾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6 (2019), pp. 73-82.

查看节选 查看全文 1870 31771
  • 摘要

基於作者和白一平教授關於文字的想法,本文描述了聲符在漢字裏選擇的過程。本文認為,先民在創造漢字時,不曾意識到「聲符與被諧字既要同韻又要擁有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相近的基本輔音」這一原則。相反,古漢語文字裏存在著一套大約有 1,000 個聲符的集合,造字者從中挑出語音上的最優選擇,而那些擁有非最優聲符的形聲字則被淘汰。這導致聲符體系逐漸形成一個像音節表的系統。本文以該系統的 *-aŋ 韻為例,討論了此韻內各聲符的分工。本文認為,若一個形聲字的聲符兼有表義作用,是由於該主諧字和它的聲符擁有相同的詞根,即聲符是基於語音而非語義挑選的。本文還描述了如何同步運用同源詞組和諧聲系列得出關於上古音的推斷。新的聲符不能被隨意創造,本文展示了如何將已有形聲字作為新聲符來填補系統中的空格,從而使得聲符系統與語音系統之間更加契合。